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浮与沉

作者:■化学学院 钱家夷    
2023-11-21     浏览(149)     (0)




  影片《阿甘正传》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影片采用自述回忆的形式,讲述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从小镇学校走向了全美国甚至是全世界,并在不断和挚友、至亲告别的浮浮沉沉的人生中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
  影片开头,一根羽毛从空中飘落到阿甘脚边,到结尾从地上再次飞到空中,优雅却平淡无奇,随意而有必然性,这似乎也象征着阿甘命运的捉摸不定。阿甘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自始至终坐在同一张长椅上,但他身边的人却是换了又换。他们有的是中途加进来的,有的又离开,没有一个完整地听过阿甘的人生经历。在他的一生中,他也的确见证了太多身边人的生离死别。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全都是生命的匆匆过客。
  可就是在这周而复始的流年里,阿甘就像承载着美德的化身,他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和勇气集中在一点。他什么都不顾,只知道凭着直觉在路上不停地跑。也正是这善良、纯洁的性格触动了观众心中最美好的东西。
  影片情节跌宕起伏,画面唯美温暖,主题深刻励志。同时,饰演主角的汤姆·汉斯以精湛的演技将阿甘刻画得扣人心弦,感动了无数影迷,也激励了无数的平凡人。
  影片在制作上可谓是独具匠心。影片的开头,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利用长镜头拍摄羽毛,在蓝色的天空下随风飞舞,翻过高楼大厦,穿过人山人海,最终落到阿甘的脚边,使故事感更加浓厚。在影片中间,阿甘在白宫前讲话遇到了珍妮,阿甘当即跳下讲台在水中与珍妮相拥。镜头从远景拉进中景,同时又采用俯拍将整个画面尽收眼底,水中建筑倒影的对称性美更是体现了两人无法割舍的感情。就是在这样一个战争残酷的背景下,一切似乎又显得格外美好幸福。而在最后母亲和珍妮去世的时候,导演运用拉镜头的方式,从窗外的阳光灿烂到脸部特写,用柔和而又自然的光线点缀,在温馨的小屋里,她们微笑着离世,这或许是让阿甘更好地接受现实吧。此外,片中更是出现了猫王、当时的已故总统肯尼迪等等名人,这些历史亮点都是用当时极其先进的视觉特效CGI技术实现的,这也证明了影片制作的技术含量极高。
  该片的音乐非常出色,尤其是在片首,白色的羽毛在蓝色的天空下随风起舞,美妙的音乐从极弱开始,渐渐清晰悦耳,仿佛一位天使缓缓飞临人世。在阿甘误以为珍妮被欺负后,略带伤感的风格暗示着阿甘和珍妮之间开始产生隔阂,表白心意的歌词渐渐隐匿在淅淅沥沥的雨声中。一部经典的电影,必须要有艺术的特质,拥有永不褪色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拥有出色的与情景相得益彰的音乐。
  影片中阿甘历经了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所发生的所有热点事件。这一切,都反映了美国那个既处于公共道德沦丧,又处于觉醒过程中的动荡时代。和平与混乱的交织,使得在这一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人生充满着各种变数。阿甘代表的就是这一代人,是人文觉醒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的新曙光。珍妮和丹中尉仿佛是那个年代大多数美国普通人的缩影,在经历过各种彷徨与磨难后,在知道命运被主宰后,依然能够明白生命的意义,明确了未来的道路。布巴所代表的是那个年代向往和平但却因种种原因不得不被卷入战中的一类人,片中一句“我想回家”更是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阿甘,一个圣贤级的傻子,在传奇般的浮沉人生中肯定了旧道德,宣扬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他又否定了其他前卫的新文化。这也是电影的独特之处。
  这部电影不论是从拍摄技术还是影片思想上来说,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影史经典之作。获得1995年的奥斯卡奖,无疑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