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陕西东庄水利枢纽泾河大桥最后一段主拱顺利到达270米高的拼装点,实现主拱合龙。这座国内首例、世界罕见的中承式空间Y型钢箱拱桥,历经4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取得胜利。
国内首例,毫无经验可借鉴。历时4年,1400多个日夜,项目建设者摸着石头过河,跨过一条条沟坎,突破一道道藩篱。他们不断优化施组,开展技术创新,编制专项施工方案36份、形成论文13篇、专利6项……最终,成功将“空中绣花”的精准度和速度演绎到完美。
如今,泾河大桥“空中绣花”的绝活儿成为佳话,并将永久载入企业史册。回顾4年来的建设历程,一幕幕温暖涌上心头。还记得,项目创新工作室里,技术主管贾文兵和他的同事们时常奋战到深夜,吃碗泡面为自己庆生的场景,成为他们共同的记忆;还记得,疫情时期,项目安全总监吴晓伟顾不上为奔赴抗疫前线的爱人送行,连续72小时坚守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现场,直到浇筑顺利完成;还记得,项目试验室主任朱消维在工作中一次次挂断女儿的视频电话,却总是独自一人流泪到深夜;还记得,项目党支部书记谭志平的儿子见到他时,却仍指着手机屏幕上的他叫爸爸……就是这样,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把开路先锋的初心一笔一画地刻在祖国建设的蓝图上,写进企业发展的进程中。
极目远眺,从烟波浩渺到雾霭山巅,一代代中铁二十局人凭借奋发有为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斗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绩,迎来了现在的自豪自信、声誉鹊起。
长安重工凭借敢为人先的勇气,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以及中国铁建“专精特新”企业,其新能源挖装运设备已经成为鲜活的品牌;CR20海外业务,作为中国铁建首届“十大品牌”之一,在国外影响力日益上升;一公司建设的苏州阳澄西湖南隧道工程,作为国内首例超深、超宽、双层隧道,树立了全国穿湖隧道施工品牌;三公司北海跨海大桥,经过千辛万苦、千难万险,打造出企业海上作业“王牌”选手称号;四公司凭借徐州管廊的良好声誉,实现了区域滚动发展;六公司承建的河北单塔跨度最大斜拉桥——石家庄太平河桥,受到各级媒体热捧,企业美誉名扬八方……我们始终坚信,唯有奋斗,才能成功。我们永远记得,2020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了几代中国测绘人心中神圣的使命。
人们说,珠峰是鸟儿都难以逾越的高山。这里山高坡陡、氧气稀薄、冰缝密布、时有狂风雪崩,在海拔6500米的雪线以上,连人的大脑反应都会变得迟钝。为何一代代中国测绘人敢于勇攀高峰?这正是一代又一代国测队员不言放弃、矢志不渝,从失败到成功、从一次突破到不断超越的生动诠释,是他们用生命铸就的“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攀登精神。
我们始终坚信当下有为,未来可期。当下有为,是我们凯歌前行的主旋律;当下有为,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中彰显。
一群群快递小哥,每天干着将包裹交到用户手上的小事,却织就了年逾400亿件的世界第一大快递网;一支支风华正茂的科研尖兵,每天与仪器和数据打交道,却创造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骄人成绩;一位位生龙活虎的青年战士,每天都重复走着巡边、巡岛的路,却是在尽忠职守地守卫近14亿人民的幸福家园……高山起于微尘,新时代的点滴进步都是一天天干出来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奋斗的生动注脚,每一项成就都是国富民强的坚实支撑。
回望中铁二十局7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警备第五旅到步兵一〇一师,从铁道兵第十师到中铁二十局,番号在变,名称在变,身份在变,一代又一代中铁二十局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铁道兵精神、顺应时代大潮“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精神没变,“争当主力军、排头兵”的勇气没变,勇立潮头、走在前列、争先创优的姿态没有变!
旌旗猎猎,击鼓催征。今天,我们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已然肩负起建设新时代美丽中国的重任,肩负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托,让我们在峥嵘岁月中初心如磐,在平凡日子里默默奉献,在使命召唤下勇攀高峰。
如此,当下有为,未来可期!
作者单位: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