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汲取文字里的奋进力量

2023-11-11     浏览(154)     (0)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的作品中,有汹涌磅礴的气概,也有傲然不屈的身姿。这些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又摩擦出了什么样的火花?

  

含英咀华,悟求是哲思

  

  “毛泽东同志的文学作品,包括政论性的文章,都像诗一样优美,不是一般文学家能比得上的。”在提到毛泽东的文学作品时,物电学院秦黎明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他与毛泽东文学作品的故事。

  “小的时候在农村,家里没那么多书可以看,正好有些关于毛泽东诗词的书,我就拿来看了。”受家庭的影响,秦黎明在童年时代便开始阅读毛泽东相关作品。等到上大学时,就买了《毛泽东选集》以及《毛泽东诗词集》等来继续学习。在他平常练习书法的时候,也经常选取毛主席的诗词作为正文。

  “在我看来,不管是毛泽东的诗词或者文章,还是书法,都值得我们反复去研究。”上大学时,秦黎明购买的《毛泽东选集》,为1991年修订版本。当他把这本书与原来家里买的那本对比阅读时,发现了两个的不同之处。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他向权威部门求助,最终得到了一位农会主席的答复,解决了心中的疑惑。后来他也了解到,这样细微的两处变化,却是1991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对于这一发现,我非常的惊讶,直到1991年,我们依然在研究泽东同志的文章,可见他的作品意义之重。”

  在此前学校教工朗诵协会举办的一场读书会中,秦黎明向大家推荐了《毛泽东选集》。这本书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正确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在这本书里,有一篇文章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章的末尾是毛泽东同志写下的三个气势磅礴的排比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这一段话,被秦黎明画上了标记,“这些句子,比任何一个文学家写的更有诗意、更有激情!”多年前,这段话为工农红军指明了方向,鼓舞了斗志;多年后,当秦黎明为众多教师朗读,依然有不少人被文字中的激情所感染。

  “读毛泽东的书,不仅仅是欣赏他的文采,欣赏毛笔书法的精妙之处。”秦黎明觉得,毛泽东同志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开阔视野,还能启迪我们在学习方面的思路,无论是理工科还文科,都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实事求是。

  

仿若朝阳,扬活力风帆

  

  文新学院曹子乐同学对于毛泽东同志文学作品的接触,大多来自语文教科书。但在她看来,“毛泽东同志的文学对我的影响,不是那么轰轰烈烈,却是细腻而又深刻的。”

  在一次旅行中,她和家人一起去到了韶山毛泽东故居,看到了毛泽东同志小时候住过的几间茅草屋,了解了他在私塾时发生的一件件趣事。

  站在毛泽东故居的牌匾前,她突然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两句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改编自西乡隆盛的一首述志诗,是在少年毛泽东离开家乡之前,为劝说父亲所作。一位惊动时代的伟人,就是在这样的田间地头里长大,满腔热血地走出大山,去开拓更加广阔的世界。“他有远大的志向,更有挺身而出的勇气,这是永远值得我去学习的。”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是曹子乐很喜欢的两句诗。“我没有去过橘子洲,但我在湘江边上看到过毛泽东同志的雕像。”就像他在这首诗里所说的一样,如百侣少年,风华正茂,风度翩翩。“通过这两句诗,我看到了一位青年所应拥有的风范,青春活泼,像初升的朝阳。”

  每当想起毛泽东同志的诗篇,曹子乐都会觉得“心里暖暖的”。她明白了青年人应该有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也应该有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立志“成名”,展青春风采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是我最喜欢的毛泽东同志的文学作品,里面的‘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深深地影响了我。”交通学院陈智超同学说。

  陈智超最初了解这首诗,是在初中的课文里,当时这两句话就深深地吸引他。写下这首诗的青年毛泽东朝气蓬勃,胸怀远大抱负,陈智超从这首诗里看到了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迈感,“这首诗也一直激励着我奋发向前。”

  当陈智超迈入大学的大门,看到了校徽上毛泽东手写体的“长沙理工大学”时,便立马联想到了这两句诗。回想自己考上长理的历程,他感慨万千,担心自己的基础不好,跟不上其他的同学。“感觉自己对未来充满着展望,但也有着各种困扰和焦虑。”他笑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苦难或想放弃时,就会想起这首诗,我知道那个时期的青年毛泽东即使面对种种困难,依旧坚持向前,做到了‘学成名’,我也要向他学习,可以靠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

  陈智超不是说说而已,他用行动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他先是在军训时竞选了班级负责人,为同学们的军训生活提供帮助;在军训结束后,他尝试去竞选班长,受到不少同学的支持。“感谢同学们的信任,井然有序的班级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同学们对我特别热情,我感觉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而有趣。”

  “我现在已经像毛主席一样‘立志’,希望以‘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成长为更好的自我!”陈智超满怀期待。(学生记者 刘博欣 陈江楠 唐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