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早F晚E,用持之以恒的“加油”对付焦虑与压力

2023-11-11     浏览(117)     (0)




  最近,“早F晚E”这个互联网热词兴起,描述了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现状:早上起床时高喊“加油”,斗志昂扬、充满激情,晚上临睡前却会陷入颓废沮丧的情绪。
  其实,较早之前流传的“网抑云时刻”,就是“晚E”的另一种说法,梗的内核都是换汤不换药,没有改变。这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某些年轻人存在已久的问题———深夜陷入抑郁低落、不断内耗的情绪,这个问题的产生有着多种原因。
  首先是人的特征使然。生理上,白天分泌的血清素比较多,更容易保持良好情绪,晚上血清素分泌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情。从心理上,根据自我损耗理论,每个人的心力是有限的,在白天学习或工作一天之后,心力的损耗过多而没有及时补充的话,晚上也会出现颓废沮丧的情况。
  其次就是来自社会的压力。经历过疫情的年轻人身上背负的压力比以往要多得多:在学校焦虑成绩,临近毕业焦虑工作和考研,而已经工作的却又害怕失业、焦虑升职。不管是哪个阶段的年轻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焦虑来源。这些压力催促着他们不断努力,将原本步行在人生之路的年轻人推搡着小跑了起来。年轻人会在深夜沮丧,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那些白天积攒的压力和焦虑总要有个出口。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允许这种沮丧情绪的客观存在。是人就有情绪,有情绪就有起伏。情绪陷入暂时的低落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不必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感到羞愧,也不用对它难以启齿。正视它,才能更好地表达它、克服它。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分享自己“早F晚E”的生活,也是一种情绪的输出。大家互相支持,互相肯定,彼此也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归属感。仔细想想,深夜的哭泣何尝不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呢?让白天积攒的情绪随着眼泪流走,是当代年轻人普遍、合法、合理又省钱的发泄方式。
  如果想改变深夜沮丧的状态的话,也可以试试转移注意力。不少网友都分享了自己的方法:在睡前先洗个舒服的热水澡,会更让人放松;陷入心理反刍,就先努力做点别的事脱离出来,避免越来越深陷的内耗;感到孤独和压抑就去跑步,大脑分泌多巴胺会提供帮助;发展一个纯粹出于喜欢的爱好,在睡前做一做,让自己感到舒适快乐……夜晚终将过去,太阳照常升起。白天的年轻人走出家门后,也会华丽变身,在作业与课本中、绩效与任务中、咖啡还是奶茶中,将前一晚的纠结与辗转悉数摊开晾晒,再逐一解开。对付焦虑与压力,也只有持之以恒的“加油”才能取胜。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热血,最想做的就是亲手创造未来。日出之后,是崭新的一天。(学生记者 周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