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所向,即为征途。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把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作为工作重心,从改善就医体验、改善护理服务,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提升临床专科能力人手,激励全员办实事解民忧,出实招见实效,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有“医”靠。
顺民意,为医疗质量提升注入新动力
生命之重,重于泰山。医疗安全、环境安全、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都体現着医院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院一直以来积极开展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不辜负患者的信任与重托。
推动医疗 质量见新成效。在管理上严格落实核心制度,通过培训学习、定期督查,不断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强化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特别是重点抓好首诊负责制、会诊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落实。在医疗安全管理上,除日常抓好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和重点时间段的监管外,医院重大节假日前均开展安全隐虫排查治理工作。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反馈、整改。重视药事质控工作,每月进行处方点评、抗菌药物专项检查、基药使用比例通报。加强毒麻精药品管理的督查检查,每季度对毒麻精药品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严格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今年1-9月,医院门诊人次同比增长12.38%,出院人次同比增长10.14%,出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同比降低1.08天,药占比较上年降低9.87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收人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
凝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心理科、精神科网个党员名医工作室,促进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科室建设高度融合,形成“党建搭台,业务唱戏”的新格局。聚焦目标导向,打造精神、心理两大学科中心,推进睡眠、焦虑,成瘤、儿少心理等亚专科快速发展,以高质量党建保障业务发展,以业务建设成绩检验党建成效。强化“抓人才就是抓核心竞争力”的共识,刚性、柔性引进并举拓宽人才引育渠道。成功签约“谭立文名医工作站”;与市政府“三请三回”专家、河南大学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陈盛博开展精神类疾病计:算机辅助诊断重点实验室项目合作,推广、转化一批成熟的精神心理疾病诊疗技术,让医学研究成果惠及百姓;大力推进吉安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邀请江西省精神病院杨远坚博士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升精神心理疾病防治技术及研究水平;全力打造儿少心理科特色品牌,放大“聚才”效应,为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的诊治提供良好的人才、技术、环境保障,推动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
賦能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医院成功创建井冈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省级住培基地和市精神卫生中心,确立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地位,为医院当的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积极创评国家国家卫健委“高级认知中心”,在全市范围内做好社区认知筛查工作,及时找出认知风险人群并给予恰当的生活干预,对认知障碍人群及早给予规范化的门诊或住院治疗,以及稳定期后的随访、认知康复等工作。积极开通0796- -8212323心理热线,铺设24小时心理授助通道,有效满足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加大精神心理健康宣传,“私人订制” 老年人、青少年等专属心理健康知识手册颇具特色。成立首个市级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多策并用护佑不同人群心理健康。
成立精神卫生专科联盟,形成以市第三人民医院为核心,紧密联系各级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作为成员单位的精卫联盟工作新格局,通过专科联盟信息平台进行远程会诊及技术指导,打通服务基层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暖民心,打造有温度的优质护理服务
创优无止境,服务无穷期。医院积极响应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号召,制定了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全体护理人员恪尽职守,全力为患者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有温度”的护理服务,撑好心理防护伞。医院不断优化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加强院科两级护理业务培训,注重理论培训突出重点,操作演练突破难点,提高护理队伍综合素质。加强护理内涵建设,从完善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护士责任心培养等方面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虫者安全。坚持将一些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科室自身实际相结合,在关心病人情感、调动患者积极性,帮助病人解决人际、家庭等问题上下功夫。在这里,病人从人院到出院再到居家康复,随时随地都能得到护理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周到照顾,处处都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对于精神心理疾病虫者,如何提高患者依从性及配合度,促进患者康复是护士们最关心的问题。护士们根据不同病房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指导,书面、口头、视频、宣传黑板报等多种宜教方式并用,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达95%以上。
多措并举化情绪。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每一名护士必须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是医院不成文的规定,每一-个护士都在默默遵守。医院不断加强护理人文建设,通过举办护理人文建设专题讲座等,引导护士以真诚赢得惠者的信任和理解,用尊重为惠者树立自尊,用体贴給予患者温暖。全面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时刻保持病房环境舒适、整洁、规范、安全,协助住院患者做好生活护理,确保虫者“四短”“六洁”。 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护理信息系统的完善让护理人员有更多时问贴近临床、貼近虫者;移动终端PDA的功能开发,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有效实现了床旁护理,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春风作雨润心田。为满足患者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医院全面优化门诊护理服务质量,门诊护士全程微笑服务,陪同患者从人院至送人病房全过程,让就医过程更有温度。门诊设置便民箱,提供纸笔、老花镜、针线、充电器等常用物品,让小小“便民箱" 化身“百宝箱”。加强老年友善医院
建设,为老年虫者提供轮椅、拐杖、放大镜等辅具,并开展尊老、爱老、孝老等义诊活动。医院在传统节日期间免费为住院虫者加餐,并通过举办医虫联欢会、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等形式,营造浓厚的节假日氛围。切实提高社会心理健康服务覆盖面,以“六进送健康”工作为载体,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义诊活动,与井冈山大学、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签订心理服务合作协议,形成了多层次、多种类心理服务格局,提升群众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惠民生,为患者创建和谐就医新环境
医院聚焦患者就医痛点堵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工程,打造温暖民心的就医环境,把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新住院大楼投人使用。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民对于就近享有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需求逐渐提高。医院顺应民意,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不断加快医疗基础建设,努力改善就医环境,精神病人福利院护理楼的建设启用,就是医院大力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新护理楼收治城乡特殊困难群体中的精神障碍患者等,总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设有病区9个。新建护理楼明亮、整洁、安全的环境受到虫者好评,整齐有序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当前,住院一部服务能力提升改造工程也在紧锣密鼓推进当中,届时将进一步提升虫者就医满意度,推动医院在护佑人民健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打造园区式康复治疗中心。医院新建成一个园区式的康复场地,配备康复治疗所需配套设施,提供手工作业治疗、认知矫正治疗、运动疗法、康复技能训练、厨艺家居训练等综合精神康复措施。通过康复治疗师鼓励指导虫者积极参与自已喜欢并适合的活动。参与唱歌、做操、打太极拳等文娱活动,促进疾病康复,提高虫者适应环境的能力。康复治疗中心既丰富了在院虫者的文化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们在参与这些不同的活动中找到真正的自己,回归健康自我,做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