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改革,激发出万千颗寻求探索的心。我校学子的 技术实践,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集成电路产业一直面临人才短缺、关键技术“卡脖子” 的问题。为此,国家在多个大学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教平 台,我校是其中之一。该平台是科技、教育和人才的有机 融合,将国家要求、企业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有效地串联 在了一起。
得益于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集成电路 学院直博生杨岭自2019年便参与到学校和某企业的联合 实验室研究课题中。他博士期间的主攻方向是基于新型 忆阻器的存算一体智能芯片,而这正是结合某公司数据中 心的实际需求进行的科研攻关。目前,他们研发的芯片已 探索在数据中心及终端电子产品中应用。
“我们的芯片具有集成度高、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明 显优势,目标是对标国际半导体巨头,实现该技术的自主 可控。”杨岭的话语中满是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国家集成电路产教平台给了学子更多将科研成果从 实验室“飞入”企业的机会。而学校也积极构建与行业龙 头或领军企业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模式,推动大学科学 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更加深入 地与产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提高学校科研及学术影响力, 为合作方提供长期、稳定、多方位支持。
擦亮创新创业名片 培养为国实干之才
“我刚开始讲项目意义,大家的手机就一直在拍照,让 人受宠若惊。”今年5月,湖北省人才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 202“3 创立方”大学生创业路演周会活动在华科大举行。在 路演中,由我校软件学院博士生盛建中领衔的“AI宝贝”公 益性人工智能项目吸引了全场目光。
盛建中在路演时介绍,该项目通过AP(I 应用程序编程 接口)、SDK(软件开发工具包)以及面向用户自主研发产品 的形式,开创性地将图像修复技术应用到寻亲当中,目前 已协助公安机关成功寻回9名失踪多年的儿童。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条失踪儿童家长寻亲 的信息,却发现提供的照片特别模糊,于是便萌生了利用 AI技术修复寻亲图像的想法。”盛建中表示,得益于学校老 师的多次指导和团队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该项目在第八 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斩获“青年 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金奖。
同年,华科大有超过2万名学子和盛建中一样,投入创 新创业大赛中。2022年,他们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537 项,其中国际级奖 265 项、国家级奖 539 项、省部级奖 733 项。在前8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 华科大金奖总数位居全国第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和产业命题赛道金奖总数均居全国第1。
创新涌动的背后,是育人体系与机制的完善
作为一所有着良好创新创业传统和文化的高校,华科 大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融入体系、协同推进”的基本 思路,从顶层设计做好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协 同推进,出台《华中科技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 实施方案》,逐步建立统一领导、齐抓共管、运转有效的创 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从课内到课外、从创新到创业,从校园到企业……在 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落脚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我 校逐步形成了以自主实践、创新驱动、团队协同、学科交叉 为鲜明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华科大系”创业 者活跃的身影以及校友创新创业实践的优异表现,为学校 的创新创业教育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高度评价。7位华为 副总裁、3位海康威视创始人、大疆创始人等科技创新创业 精英从这里走出,20 余名校友登上福布斯 30 岁以下精英 榜,6位校友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他们敢担大任、勇 攀高峰,在奔涌激荡的时代浪潮中磨砺青春底色。
“面向未来,我们将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继续在高水 平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实 干人才、综合性人才的使命,为走好战略人才自主培养之 路作出更多重要贡献。”校党委书记李元元院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