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光电信息学院庞元杰教授
名句鉴赏:如果宇宙确实是空间无限的,或者如果存在无限多宇宙,就会存在某些从光滑和一致的形态开始演化的大的区域。这有点像著名的一大群猴子锤击打字机的故事——它们所写的大部分都是废话。但是纯粹由于偶然,它们可能碰巧打出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类似地,在宇宙的情形下,是否我们可能刚好生活在一个光滑和均匀的区域里呢?初看起来,这是非常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光滑的区域比混沌的无序的区域稀罕得多。然而,假定只有在光滑的区域里星系、恒星才能形成,才能有合适的条件,让像我们这样复杂的,能自然复制的机体得以发展,这种机体能够质疑宇宙为什么如此光滑的问题。这就是应用称为人存原理的一个例子。人存原理可以解释为:“我们看到的宇宙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
推荐理由:人类应该怎样理性地认识宇宙?一个“好的”科学理论应该是怎样的?人类能否找到一个足够简单却能完整地描述宇宙的“终极理论”,又是否有必要去寻找它?物理学家如何,以及是否应该讨论宇宙的“造物主”?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时间简史》将会是一本理想的科普读物。诚然,这本20世纪80年代写就,不甚厚重的小册子很难囊括近年来物理、天文学界爆炸式的发展,但史蒂文·霍金教授深入浅出、堪称科普典范的叙述方式使得该书直到今天都不显得过时,对于理解物理学的使命及其基本思维方式可以起到良好启蒙作用。不必在意书中一些“看不懂”的技术细节,不妨将专业人士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当做“已知”,重要的是藉由这些“已知”去尝试思考作者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答。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能够让你掀开神秘宇宙面纱的一角,让你爱上科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