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 月 6 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与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肯尼斯·奎 因 (KennethM.Quinn)围绕“食物系统转型与科技创新”展开 2023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大咖对话”。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董事樊胜根教授主持对话。
樊胜根:气候变化使我们看到更极端、更频繁的事件,比如干旱、洪水等等,气候变化也影响着我们的粮食和营养安全,因此,我们需要确保我们的农业食物系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当我们在面临饥饿和营养不良时,全球大约有 8 亿人有着饥饿,缺乏微量营养素、锌、维生素A、铁等问题。因此,必须改变我们的食物系统,以应对这些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市将共同主办名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会议,11 月 2 日-4 日在北京举行。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两位联合主席,本次大会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教授和肯尼斯·奎因大使,他曾任职于美国国务院,曾是美国的外交官和驻柬埔寨大使,更重要的是他是世界粮食奖基金会的荣誉主席。
孙其信教授您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顶尖农业大学之一的校长,您认为大学的作用是什么呢?特别是如何促进创新,来解决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孙其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以中国过去 40年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为例,我认为大学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首先,作为一所大学,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在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中,一切都更依赖于人才和教育。在过去的 40 年里,我们感受到了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坚信大学的教育系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千百万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而在中国的一些农村企业,我很荣幸见到我们的校友在各个领域工作,以他们的责任,为当地的发展和就业做出贡献,所以我非常自豪大学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农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大学可以为技术创新做出贡献。中国与美国和欧洲国家相比,创新系统并不完全相同。在中国,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公共机构,拥有大量参与技术创新的资源,大学有自己位置和角色,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向农业部门转移技术,也与全球接轨,我们在培养人才,也产生创新,以帮助农民及产业。其三,我认为,对于大学来说,我们必须参与当地的发展。作为大学,我们有责任帮助小农户,提高生产力,改变他们的生活,促进发展。所以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同世界其他大学一样,中国的大学将继续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主要作用,这就是我的观点。
樊胜根:奎因大使,您一直致力于加强中美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农业创新方面,甚至在艰难的时刻你仍在努力促进合作,你能谈谈中美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吗?
肯尼斯·奎因:首先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回到中国农业大学的校园,感谢校长先生您的邀请,感谢您邀请我与您共同担任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主席,我非常期待 11 月份的到来。我所观察到的是,当我 1979 年来到这里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中国机构和美国人之间的互动是0,第二年,即 1980 年,由广东省省长习仲勋,也就是习近平主席的父亲带队的省长代表团访问了我们,我带他去的其中一个地方是爱荷华州立大学,这就是开始,是中美之间互动合作和交流的第一步。而在面对更多的人类生存挑战时,需要有更多的合作,否则这些挑战是无法解决的,中国和美国是最重要的两个农业研究大国,如果我们不合作,不交流,我不相信我们会成功地应对这些难以置信的挑战。不仅仅是美国和中国,我的意思是印度、巴西、欧洲,还有更多国家都需要合作,通过这种互动,解决方案才会出现。我们必须让中国的专业知识,中国的创新,和美国的创新研究相互交融。中美关系中,农业是我们能谈论的话题,大家都同意为饥饿的人们提供食物,这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农业,通过我们的对话,我们自身,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研究中心,一起做我们能做的一切,产生所需的创新。
樊胜根: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新的创新和农业是必须的,农业带来了和平。现在我们的大会也将在平谷举行,平即和平,谷就是谷物或者山谷,农业创新带来了和平,带来了好的粮食作物,好的山川河谷。从农业开始,从教育开始,从研究机构开始,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现在让我们来答观众问。
新华网记者: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如何造福世界人民?
肯尼斯·奎因:在我担任世界粮食奖主席期间,我发现了非洲存在的问题,还有南亚等食物匮乏的地区,被称之为“世界饥饿地图”。所以,提升那些地区的实践,使他们可以产生盈余,是必要的,要达到这些目标,首先要有道路,因为道路是建立和平的方式,创新是沿着道路前进的。以中国为例,中国做了很伟大的一件事,就是在各地修建了从农场到市场的道路,在这些道路上,所有的创新,新的研究、种子、中国农业大学的创新想法,樊胜根博士工作过很多年的国际研究机构研究的创新想法,它们都是沿着道路前进的,
(下转第 12 版)
-----------------转版-----------------
(上接第 11 版)由在大学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推广的,在这个系统中,你可以帮助贫穷的人摆脱贫困。
樊胜根:很明确,人们受益于创新,尤其是穷人,道路、扩展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不然创新就只能停留在书架上,停留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孙教授有想补充的内容吗?
孙其信:就像奎因先生说的一样,真正了解世界发展的现状就会发现,食物系统转变不可能由一个国家完全解决,所以任何创新技术,如果它是好的,在帮助一个国家的同时,也将为全球社会带来农业和经济增长的共同进步。随着食物系统的转变,世界也将从这种创新中受益。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您如何看待中美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农业方面合作的方向和道路?
肯尼斯·奎因:美国和中国现在的互动方向不是很好,我很担心,对此很沮丧。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有很多相似之处。我相信,最好的办法,就是两国政府的最高层宣布一种协作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与非洲机构合作去帮助非洲。我有一个美好的愿景,习近平主席能在 11 月份到访旧金山,在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后,我希望他来爱荷华州,那是他年轻时,他父亲曾到访过的地方,也是袁隆平获得了世界粮食奖的地方,想象一下,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在农业顾问的簇拥下,共同承诺我们两国携手合作,帮助非洲转型,就像美国和中国曾经的转型一样,在这个伟大的联盟中,共同应对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我认为农业才是通往和平的道路,通过农业实现和平。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MBA 学生:科技创新在促进农业食品体系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孙其信:以中国为例,在过去的 40 多年里,为什么中国的农业发展如此迅速,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是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你可以达到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质量和营养的目标。在全球范围内,我坚信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捍卫世界食品安全,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因此,如果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采用这种技术创新,全球粮食产量将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全球技术创新,使我们的农业食品系统更基本地适应未来的气候变化,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以应对这些全球性挑战,当然还要有对基于营养的农业食品系统的坚定信念。人类在营养相关的项目上面临着很多挑战,所以,使用技术创新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很大帮助。而在促进粮食充足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保护环境这一点,在农业发展的推动下,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蕴含着未来创新的巨大潜力。
企业经营者:社会各界人士,如科学家、企业家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共同努力,促进全球农业、科学和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
孙其信:在当前和未来,我们需要与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进行更多的合作,大学有自己的优势,企业也有自己的长处,如果把这两股力量结合起来,就会越来越强。我相信,大学更加开放地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用我们的责任,来实现社会发展,用技术创新,来驱动这个国家的新战略。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对于农民和大学生来说,是否有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解决方案来更好的应用人工智能并在这个领域进行创新?
肯尼斯·奎因:我的第一反应是,提到人工智能,你最好去问 20 多岁的人,而不是80 岁的人,但是,我已经考虑这个问题很久了,一方面,假设农民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生产应用中的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就可能会产生突破性的成就;另一方面,引导我们农用设备的智能技术,使用卫星来指导人们在农田种植,但这些同时又带来了社会秩序如何继续维持的问题,这就是系统内的挑战所在。
线上提问: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激励机制去支持、鼓励和激发农业科技创新?
肯尼斯·奎因:有时需要政府来做这件事,政府会说,我们需要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我们将设立奖学金,或者我们将支持博士后或教授在大学进行特定领域的研究,这是一个很好的系统,它有成果产出,但它不能处理所有事情,所以就会需要政府、科学委员会、科学机构来提出优先级。要有激励,除了利润之外,必须有另一种方式来鼓励和创造优先级。
樊胜根:鼓励社会各阶层确保创新是解决挑战的关键,我们知道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于 11 月 2 日至4 日在北京平谷举行,那么两位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我们从奎恩大使开始,我也会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肯尼斯·奎因:孙校长和樊教授告诉我,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会邀请来自全世界的百名大学校长、百名商业领袖和百名世界顶尖的科学家参与,我想我们应该有百名学生的参与,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等生,在这种混合中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孙其信:奎因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肯定会有百名优等生来参加大会,经过两年多的筹备,首届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于今年 11 月召开,我们将会正式邀请国际友人、科学家、合作伙伴、商人和大学校长来参加这次大会。在过去的三年里,因为疫情,我们失去了很多合作,也失去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所以我们坚信,在疫情之后,我们需要坐下来谈一谈,面对全球挑战,提出我们的建议,帮助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樊胜根:我们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富有成效的对话。第一点是,如今的挑战非常复杂,我们需要一个系统的方法去解决和应对;第二点是,国际合作是关键,全球性的挑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还关系到世界上每一个人,我们必须共同努力,应对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些挑战,在这中间,美国和中国非常重要;第三点是,我们谈到了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企业,但我认为年轻人才是我们的未来,邀请他们来分享观点,可以真正的解决问题,所以,这真的很重要。就像孙校长说的一样,欢迎来到平谷,欢迎参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