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好创意!我校学子设计的垒球博物馆荣获全国大赛一等奖

2023-11-01     浏览(207)     (0)


将垒球元素融入博物馆设计,讲述世界垒球发展史、中国垒球发展史,展示南工大江苏女垒的成就与精神……日前, 我校艺术设计学院艺研 2301班徐新来同学的作品 《中国垒球博物馆展陈设计》在钱凤德副教授的指导下荣获“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

“我之前没有接触过体育类博物馆展陈的设计方向,虽然经过学校宣传,我对南工大江苏女垒有了一定了解,但对垒球运动的整体发展情况还不是特别清楚,自己也没参与过垒球项目。 ”徐新来坦言,“因此设计初期自己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

为了做好这个设计,徐新来通过查阅期刊文献及相关报道资料,对垒球文化、南工大江苏女垒精神等内容进行整理总结,并实地调研上海体育博物馆、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等体育类博物馆,“恶补”体育类博物馆的设计特点。 除了对项目场地进行基本的测绘, 徐新来还运用“SWOT分析法” 对项目现状进行分析, 将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等方面一一列出,从而对设计主题、场地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控。

徐新来紧扣设计主题,立足场地平面特征,将展区分为世界垒球发展、 中国垒球运动发展与沿革、南工大江苏女垒队的创立与发展、南工大江苏女垒队核心奖项、女垒精神、未来展望等展区。 “比如,世界垒球发展展区是以世界垒球重要赛事、重要决议为基础进行展示; 南工大江苏女垒队的创立与发展展区则展示了女垒队从零开始, 一步步从全运会第六名成长为第三名, 又在不断的拼搏中取得全运会‘三连冠’的历史脉络。 ”徐新来介绍,他起初对空间整体性与适宜性的掌握不到位,经钱凤德老师指导,在空间划分时,将大类空间与中小类空间进行了清晰的划分, 形成互为对应的效果。 “为了体现重视空间整体性与开阔性的表达,我根据垒球运动的发展历史,从叙述性角度对展区进行了划分。 ”

在设计形式上, 徐新来将 “垒球棒”“垒球场”“获胜旗帜”等垒球运动元素运用到场馆设计中,让场馆更具垒球特色。 在这些展区中,徐新来最满意的是南工大江苏女垒核心奖项展区,这一展区兼顾内容展示、交互体验和休憩交流功能。 展区分为上部与下部,上部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飘扬的红色经幡与挥舞的旗帜,以木质圆形板面为顶,顶部下方交错悬挂数张印有南工大江苏女垒获得的荣誉的旗帜。 旗帜下方则是休息区和交互体验区,地面铺装仿照垒球场地的形状做成了扇形,周边辅以圆形图案,象征被击打四散的垒球。 “设计方案中有很多垒球元素。 比如,方案中有一些展板是折扇立面展板,展板与展板的接缝处就设计成了垒球棒的造型,场馆的颜色则以与国旗、南工大江苏女垒队队服相呼应的红色为主色调。 ”徐新来介绍道,“希望我的设计作品能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垒球项目,了解南工大江苏女垒,了解‘奉献、拼搏、坚韧、协同’的女垒精神。 ”

谯安冉 谭董雨晗 廖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