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秉承优良传统,推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楫争先,当好“排头兵”。学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一体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措施,学校主题教育的开展情况,被“学习强国”平台9次采纳推送,国家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新华网等中央和省市媒体先后关注报道。
学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红色校史开展“四讲四悟八实践”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学史爱党·铸魂育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工作经验被全国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刊发4次,2个创新案例被省委简报整篇采用,3个案例获评全省高校优秀案例,1个学习经验案例入编全省创新案例集(全省高校仅3个)。
学校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走深走实,开展“五大先锋工程”系列活动,制定包含158项具体落实举措的工作方案,将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学习贯彻成效被“学习强国”平台、省教育厅官网官微宣传报道28次。
学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官网、新华社、《新华日报》等刊发学校主题教育开展情况17次,《中国教育报》头版编发校党委书记的学习体会,江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官网刊发学校工作进展7次。
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连创佳绩。学校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4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1个,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1个,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2人,学校团委首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擦亮红色校史“金字招牌”。学校成立南京邮电大学红色校史研究会,大力实施红色校史育人“十个一”工程,历时三年形成具有南邮特色的育人品牌。学校与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共建“大思政”红色育人实践基地,持续巩固拓展红色校史育人建设成效。
以文培元,谱写宣传“新乐章”。学校连续四年(2019-2022)荣获江苏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优秀单位、全省教育信息工作表扬单位,且位列名次持续前进。官微连续6年进入中国大学官微百强,2021年、2022年、2023年均进入前50强。
坚持价值引领,更高品质建设校园文化。学校获批江苏省“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原创红色校史剧《赤子》成功首演并入选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戏剧展演”,获江苏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提名奖。学校“中华龙狮舞”传承项目入选第二批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原创话剧《奔跑者》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一等奖,同时获优秀创作奖。
改革创新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学校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学校信息特色、多科交融立体学科新生态,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和长足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贡献南邮力量。
勇创一流,学校事业发展攀登“新高度”。
2021年,学校入选新一轮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2022年,学校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2020-2022连续三年荣获江苏省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接续奋斗,学校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布局建成信息材料、信息器件、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应用“五位一体”的大信息学科体系。
学校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物理5个学科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前1.5‰。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取得重大突破,新增数学、物理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入选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博士点首批授权单位,实现了大信息学科链条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全覆盖。信息与通信工程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实现历史性突破。
攻坚克难,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取得“新突破”。学校获批建设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历史性突破。入选中央网信办第二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实现国家级智库零的突破。
在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储能器件领域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
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学校牵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学校首次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获批立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立项资助。学校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学校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家级重大项目零的突破。学校连续四届获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批江苏省首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入选江苏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勇担使命,学校社会服务展现“新作为”。学校深化“一市一院一特色”“一技一企一平台”校地校企协同创新战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评2021、2022年度江苏省技术转移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教学
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牢固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创新活校”四大发展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育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国际化合作交流办学,自觉担负起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时代重任。
学校坚持党管人才,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为导向,深入实施人才强校2.0战略,推动“人才高原”“人才高峰”建设,学校获评江苏省首批引才用才成效显著单位。
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1人当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增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6人,引进高层次人才72人。
获批2个教育部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新增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1人荣获202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作为江苏省科教战线唯一代表参加全国表彰大会。
1人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
1人获第八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且获全国第十三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为江苏省属高校唯一。
我校易班被教育部评定为首批唯一江苏“四星级易班工作站”,并荣获2021年度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
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高。4人入选省教学名师。
2个教师团队分获第一届、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1个教师团队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2个教师团队分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一等奖。
1名教师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创江苏省参赛以来最佳成绩;1名教师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创学校此项赛事理科组最佳成绩。
1个教师团队荣获第十届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一等奖。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荣获2022年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4个,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上线课程80门,中国大学MOOC国际平台上线课程6门。
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卓有成效。2022年,学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首批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获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
1名学生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名学生获“江苏省最美大学生”。
学校荣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17项,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当选全国“研电之星”。当选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数模之星”。荣获首批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最高荣誉奖 “研究生创新实践之星”,是江苏高校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
学校是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唯一获得金奖的江苏省属高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主赛道金奖总数全省第一、全国第六。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五金一银五铜,获金奖项目数再创新高。
学校两次斩获“挑战杯”竞赛特等奖并捧得“优胜杯”。2023年,学校首次捧得“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国赛“优胜杯”,江苏仅5所本科高校获此殊荣。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大满贯,全国奖总数两次位列全国第一,问鼎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SIAM奖,荣获FrankGiordano奖、AMS奖。
2021年,学校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获奖数量列江苏参赛高校第一、全国参赛高校第二。
2021年,学校Apollo3D队获2021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季军,是该场比赛中成绩最好的中国高校代表队。
2021-2023年,学校连续三年获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总决赛最高奖。
2023年,学校团队获第四届集成电路EDA设计精英挑战赛全国一等奖,首捧菁英杯,创造了在该项赛事上的突破。
2023年,学校斩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总决赛第一名。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市调大赛总决赛中实现三连冠。
学校位列2021-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竞赛排行榜第12名,江苏省属高校第一名。
学校实践育人取得新成绩。学校多次荣获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优秀等次高校项目办。学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获批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单位。一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获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学校研究生支教团获批中国科协 “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
国际化办学格局进一步拓展。2021年,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成立,开展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与学位教育,学校国际化办学格局进一步拓展。2021年9月,首届本科生入学;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23年启动博士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工作。
2018-2022年连续五年,学校获评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毕莹莹 殷婕 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