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 - 《湖南科技学院报》

他乡月光似故乡

2023-10-05     浏览(73)     (0)

年少不识愁滋味,对着明月强说愁。身处他乡,独自一人抬头遥望皎皎明月,方可体会到古诗词中的思乡愁绪,这种愁绪并不是诗人的无病呻吟也不是多愁善感,而是一个旅人对家乡深深的思念,是通过同一个月亮与相隔千里的亲人相视而满足自己内心的一点私欲。“也许你望着月亮时,我正在想你。”

印象里,福建的中秋很是热闹。行走在村落,有热闹非凡的祭祀游园活动,而这一活动也是年少时我最爱的活动,少时喜欢热闹的我时常跟在奶奶身后,扛着独属自己的小小三角旗帜,跟在浩浩荡荡的游园大队身后,听鞭炮声噼里啪啦的跳动,看烟火香气袅袅升起,看那投射在地上的一大片滚动着的三角阴影,如潮水般向前,涌向那座小小的庙宇;走进庙舍,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鲜艳的龙灯,人们熙熙攘攘,载歌载舞,儿时的我心里挂念着的是那不久后便可下了台桌的零嘴。当桂月升于高空正中,撒下轻柔的月光时,一家人齐坐在小院里,吃着汤圆和多味的月饼儿,酒足饭饱后,我和同龄的小朋友在院内踩着月光的尾巴,嬉嬉笑笑打打闹闹,沐浴在月光下与家人度过又一个美满的中秋。

我喜欢中秋,不仅是因为它象征与家人团聚,更是因为那洁白浑圆的桂月。它可以是世间的任何东西:可以是诗的符号,可以是故乡的山岚,可以是茫茫暗夜中的灯盏,也可以是全人类的共情。当一个人独自走在街上踏着月光,抬头是陌生的天空,低头看脚下是他乡的土地,乡愁涌上心头,眼前恍然间泪影婆娑。“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没人知道月亮在漫漫长河中承受了多少孤独,就如同远离故乡的旅人在他乡的长夜中忍受了多少思乡的苦楚,这是遥远而亲近的相似性。

不仅如此,旅人也似那月光。“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月光呢?”年少轻狂,心里装着原野山壑,装着远离故乡外出闯荡的一腔孤勇热血。这是青年追梦逐梦的赤子之心,是为了理想不远万里奔赴山海,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斗志昂扬。“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我的志向并不限于家乡一隅,而是去体会祖国的壮美河山,去开阔自身的眼界,提高自身的品德。“我是四散的月光,奔向未知的远方。”

今年的中秋虽没有亲人在跟前的嬉笑,没有熟悉的甜食与特色的美食,但是中秋最令人欣喜的是:我能透过月光,看到你的眼睛,能够和你在不同地方共赏美景,看明月轻柔地抚平海洋紧皱的眉头,远眺那山岚披了一层明亮的薄纱。当我们不再是咫尺远近的距离时,普照的明月,却成了此刻天地间我们唯一的联系。即便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认为赏月也是一件十分浪漫且值得去做的事情。毕竟当“明月高悬夜空,我想起了你,内心是完整的”。“小山村,中秋月明亮;年少刚,佳节远故乡。”我虽在年少轻狂的时候远离故乡奔赴理想,但也会在中秋时抬头望向月亮去追忆故乡,并默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家人平安喜乐,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