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泛黄的记忆伴随着回乡车轮的轰鸣,如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狠狠地击入我故作平静的心脏。
回乡的所有记忆,都从那辆老旧的面包车轮上缓缓碾过,真正坐上那陈旧又散发着腐朽气息的老旧座椅,心里竟意外地感到平静。车轮滚滚向前狂奔,回忆却拉扯着我不停倒退。恍然若梦间,我嗅到了丝丝花香,故乡的味道在鼻尖回旋悠长,耳边传来幼猫的殷切呼唤,一道佝偻着脊背的身影在脑海中渐渐浮现。
近乡情怯,倍感伤怀。眼前的一切不断地折磨着我那颗不安又敏感的心,亲情的纽带也在一次次分离中日益浅薄。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我在心里闷声问自己。
一路颠簸,一路惆怅。当滚烫的脚底再次久违地触碰这块破碎的乡土大地,我的内心却远没有面上表现出来的那样平静。静谧的心海中,翻滚的波涛早已蓄势待发。
依稀记得,上次告别这块温润的土地,是燥热烦闷的六月,空气中还充斥着闷人的汗味和泥土的腥气。转眼间已是炽热的九月,故乡依旧是那故乡,但人却已在不经意间便悄悄了无生趣。
今朝太阳依旧炙热,蝉声依旧清明,花儿依旧芬芳,奶奶就这样与辛苦操劳了八十载的岁月悄无声息地告别了。在这个让人抓不住尾巴的夏日,一个人,静悄悄的,隐藏了所有踪迹。
一屋,一树,一花香;一椅,一猫,一独人。在故乡昏暗气息的老房子里,奶奶是那样的孤独而又惆怅。异乡求学的儿孙、他乡奔波的子女、早早离去的老伴儿……奶奶的老房子里,除了自己,还有月光下的影子。
执笔至此,心绪始终难宁。心中有无数的情绪不知如何化解,莫大的孤独感充斥着我早已麻木的心。闭上眼,脑海中便不断浮现出故乡的点点滴滴。老房子中,那摇晃起来总会发出“吱呀——吱呀”破碎声响的小木门;奶奶的梳妆台上,那总是缠绕着大把掉落的头发丝的陈旧木梳;老木房梁中,总是好好存放着舍不得吃的腊肉香肠;小院良田中,奶奶颤巍巍挥舞耕耘的身影……目光所及之处,奶奶的气息总是能悄悄地探入鼻息,钻进心房,融进骨血。深深的窒息感狠狠地围绕着我,像院子里猫儿身上永远抓不完的虱子一样,迷茫又绝望。院子里,奶奶生前播撒下的野花种子,今年才开出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儿,那花茎又蔫又细。连日来的阴雨天气剥夺了野花享受温暖的权利,它在风中不停的颠簸摇曳着,挺直脊梁不愿倒下。我湿润的双眸中捕捉到的,不是小花儿的坚韧和不屈,只感受到这阴雨连绵的阴暗天气中,这株羸弱花儿的不甘与委屈。
是啊,奶奶是否也像这朵在风雨中飘摇,拼命挺直脊梁的小花儿一样?她苦苦支撑着故乡家园的最后一块土壤,等待着游子归家,盼望着家人团聚,期盼着老房子再次被填满热闹的人间烟火气。
人永远是单独的一个字,这辈子孤孤单单地来,孤孤单单地走。在这些风雨飘摇、暗无天日的时光中,当奶奶独自一人苦苦支撑时,奶奶是否也在埋怨家人的远离和独自一人的委屈?
人生是一条不能回头的旅途。我们总是被催促着不断向前,去追求高高悬在头顶的远方,去追寻不可言喻的前途、一望无际的成长。但我们却总是悄悄忘记了,驻足回首,轻轻地去嗅一嗅故乡泥土的馥郁芬芳。
人总是失去了才领悟这些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奶奶已经悄然离去,但奶奶的气息却附着在这故乡老房子中的每一处角落。心神恍惚间,置身其中,灶台上仿佛依旧能够映出奶奶俯身添柴拾火的佝偻身影;小院门前的秋千依旧在轻轻柔柔地晃动着,期待着再次抚摸它的人;年迈的老猫带着新生的猫儿隐隐约约的叫唤着,盼望那个喂养它成长的人能够再次出现……
执笔至此,心绪有了些许的平静与安宁。其实我又何尝不是似这猫儿一样呢?
乡景依旧在,逢此不见君。故乡故人故情,难以言语述清。我始终忘不了我的故乡,忘不了我的村,是因为村是我的根,村中有我最爱的人。
今夜暮色昏沉,细雨斜斜地飞扬,细碎的花儿随风荡漾,点点亮光分外明亮。在一片朦胧的夜色中举目望天,我只愿在那遥远的天国之中,能够永远充满温暖的阳光和袭人的芬芳。
(作者单位:教育科学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