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省寿县安丰中学 - 《芍陂风》

辩证思考,悟其智慧

作者:高三考生  蒋晓宇    
2023-04-25     浏览(98)     (0)

本文介绍了中国谚语的辩证思考方法,阐述了辩证思考的两步,如何从不同角度理解和使用谚语,并建议读者正确理解谚语的本义,从其出处、情境和上下句推根溯源,真正学会利用谚语蕴含的道理。

中国谚语博大精深,但因数目众多,出现了许多有“矛盾”关系的谚语,如“退一步海阔天空”与“不争馒头争口气”,“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与“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如上谚语的误区和迷茫中。事实上,中国的每句谚语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我们要学会辩证思考,选择性汲取。

辨其真意,适情而用。很多广为流传的谚语或名言警句,多是由后人“断章取义”所得,非其本意。现代父母催婚常用孔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告诫,但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并非如此;人们常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以示谦虚,但这句话本是牛顿用以嘲讽胡克而作。所以,很多谚语的矛盾出于人们对其意思的曲解,了解其本意才是辩证思考的第一步。

推根溯源,贯通全篇。要想做到对一句话真正的理解,还需了解它的出处、情境与上下句。许多人听取了爱迪生“天才是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与百分之一的灵感”,于是发愤图强,坚信勤能补拙,但人们所忽略的下一句却是最重要的: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才是重要之处。”许多人赞同庄子的“人生而有涯,而知而无涯”,于是便“学海无涯苦作舟”,而庄子的下句话却是“从有涯追无涯,殆矣”。所以,谚语所想传达的真正智慧,往往不浮于人们所裁剪的表面,找到真正的出处,推根溯源,才是辩证思考的第二步。选择汲取,因境而变。人们在纠结谚语矛盾的时候常忽略了有许多道理本身就是矛盾的,那么汲取的程度就在于自己的环境。当面对无关细小的事物时,要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态度,当面对成功路上的必要步骤时,要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当我们做事前要明白“人言可畏”的力量;当我们确定了奋斗目标的时候,又要拿出“无知者无畏”的勇气。所以,真正地学会去利用谚语,汲取其智慧,才是辩证思考的决胜步。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作为高中生的我们,既要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宽容,又要有“不争馒头争口气”的干劲;既要有“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执着,又要防止“一条道走到黑”的固执。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谚语蕴含的道理,从中真正汲取千百年智慧的结晶。

辩证思考,察其本义,择境而用,切忌人云亦云,断章取义。如此,才可悟其智慧,受其经验,履行践远。

【责编:戈嘉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