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注意她是读初二时。那一天我们到校都很早,在走廊里擦肩而过。各自教室的门还没开,都靠在门框上等候,相距不足十米。走廊那么静。虽然都避免目光直视对方,我还是惊叹:竟然有如此和蔼可亲的面容!
每天午饭时,食堂大厅,人头攒动,我追寻她的身影。在盛饭窗口前排队,偶然回首,见她正张大黑白分明的眼睛看我。我的心会扑扑跳几下。
到了初三,我们合并成一个班。每个早晨一步入教室我就朝她座位张望。如果目光碰撞,我的心会为之一颤。一天,她没来上学,我的心就像她的座位一样空。
她是否有心颤的感觉?会影响她学习吗?我不能回答自己。
初中毕业,再也没有她的音讯了。唯有痴痴地看着毕业合影,看着就入睡了,梦见她。醒时眼角有泪。何时才能向她表白?
我决心把这份相思情化作一篇成功的文章。有幸进入村小代课,接触到报刊杂志,阅读了大量优美散文,揣摩笔法,学着写稿,试着投稿,也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
按农村风俗,我也结婚了,过凡人日子。以后,我又应聘到一家民办小学执教。一个安静夜晚,我翻开曰记本,写着:她走过窗外,突然回眸,似乎知道我守候在窗下。就像湛蓝天空下,一只彩色蝴蝶在蓓蕾上振翅……不知何时,妻子立于身后。她上来夺过本子看看,然后撕碎,撒向空中,她愤怒地说:跟我过日子却想别的女子……直到那篇饱含相思之情的文章悄悄发在一家小报上时,一块压在心头多年的石头终于掀开了。
处女作的诞生,给了我信心。我尝试挖写作的潜力。首先要求自己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我不沾烟酒,早睡早起,晚饭后坚持散步。博览群书,充盈精神。枕边放一本《平凡的世界》几乎被我翻烂。
每晚我都抽时间独坐二楼,写作。夏夜,手上汗水浸湿稿纸。冬天,脚冻的发麻时就下楼跑几步。却不言弃!
写好的稿输进手机里的邮箱。出去应酬,在酒桌上,别人争论酒杯深浅,我却低头在邮箱里改稿。
有时是三篇,也许有五篇,总之,每年都会有文章发在小报上,成就不大,对我来说,这却是对平凡日子最好的点缀。
初中毕业至今,20年过去了。没想到她也应聘到这里。一切似乎回到从前,走廊,教室,食堂……无处不相逢。
她说儿子刚念大学,仅靠丈夫工资不行,她得努力工作。她的眼神中再也难寻让人为之心颤的光。
这么多年来我坚持阅读,写稿,……自律如昔,生命所发生的蜕变:源于和她的第一次擦肩而过,一个回眸……还好,我没有深陷“相思成灾”的沼泽中。
(作者系寿县板桥旭东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