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山林也变得寂静,淅淅沥沥地雨声夹杂着几声虫鸣,屋旁的树叶摇曳着身姿,欢快的在雨中舞蹈,一道闪电划破天空,骤然点亮大地,随之而来的“轰隆隆”的雷声让人猝不及防,“滴答、滴答”的声音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惊吓,瞬间加快坠落的速度噼里啪啦地击打着地面。
“这大雨说下就下,刚才还是毛毛雨,这会都赶上泼水了。师傅下这么大雨你干啥去?”刚进门的祖利智抖着落在身上的雨水看着正要出门的师傅说道,“赶紧穿上雨衣,跟我走,雨太大,哈泥河怕是要涨水,我得去工地现场看看,不然我也不放心,顺便跟你说说遇到恶劣天气现场应该做些什么?这些都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我先去,抓紧跟上。”话音一落,便转身冲向雨中,笔直的背影在大雨中渐行渐远,最后融入这漆黑的夜色。
祖利智是一名刚毕业一年的大学生,他口中的师傅正是二公司沈白高铁项目四工区的技术负责人高士科,一个为祖国铁路贡献了13年青春的筑路人。高士科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常年奔波在艰苦的施工一线,让他的身材略显精瘦,经历烈日与风霜的洗礼后黝黑的脸庞早已分辨不出他原本的肤色,高挑的鼻梁上戴着一副眼镜衬托出了他的成熟与儒雅。
2010年,高士科与中国铁建相遇相知,就是从那一刻开启了他的筑路人生。13年间,他先后参与了铜黄高速、兰州综合货场、兰州国际港务区山前路、吴中城际铁路、黄蒲高速公路等多个项目的建设,时间如白驹过隙,留下的不仅有美好的回忆,也有不凡的成就,在热爱的岗位上磨炼着,让他从一个青春懵懂的男孩成为一名如今经验丰富,业务能力拔尖的技术骨干,带领着像当年的“自己”一样的徒弟们去传承铁建的精神。
在新学员的眼中,他就是个“万事通”,总能回答和解决他们所有的困难,在沈白高铁哈泥河特大桥64米连续梁准备张拉时,高士科带领着几个“小萌新”登上了安全通道。“我知道这个步骤,高哥跟我说过预应力张拉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把控要点。”“我也知道这个,高哥说过预应力及预应力筋伸长量的计算方法,还用电脑给我演示过,原来是这样。”……几个人低声交流着。高士科还给他们细心讲解张拉过程中的细节,带领他们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巩固他们的技能。在每次作业时,高士科总是把这些技术员护在身后,尽管安全防护已经检查再检查,尽管知道不会有任何危险,但下意识总会上前一步生怕发生危险伤着他们。
就是这样的高士科,他会在工人绑扎钢筋时亲手去示范,也会在同事遇到困难时化身“教科书”,会在恶劣天气中守在施工现场,也会在发现问题时大发脾气,工地、宿舍、宿舍、工地,就在这样平凡且平淡的日子中,他做到了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坚守在建设祖国的施工一线。如果说他在新学员的眼中像一本“教科书”,那他的精神何尝不也是一本“教科书”,他用青春铸就梦想,用信念铺就人生,用热血传承时代精神。每一个扬起风帆航行在风雨中的筑路人都是时代的“教科书”,都是书中铸就魅力祖国最闪耀的文字。
作者单位: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