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汪建平(左四)驻足观看中铁长安重工公司新能源产品展区
北京讯(张文)9月25日至27日,第十五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铁长安重工公司携新能源挖装运装备、新能源矿用自卸车、新能源电机车组等装备亮相,受到行业的密切关注。
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建平,党委常委、副总裁汪文忠,党委常委、副总裁赵佃龙出席并参观展区。
参展期间,汪建平在中铁二十局新能源产品展区驻足,在详细询问了新能源设备的性能、质量、产销等情况后,汪建平高度肯定了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在“双碳”新赛道跑出的成绩,他要求要提升绿色低碳关键核心领域的研发力度,完善现有产品性能,降低成本,实现量质并举、速效齐升,建成行业领先的专精特新骨干企业。
高大轮毂、双碳绿主色调、重载强劲有力……在步行至新能源矿用自卸车展区时,装备外观亮眼,性能突出,获得在场参观人员的频频肯定。
“新能源矿用自卸车和传统燃油车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充满电后可行驶多长时间?未来的市场前景怎么样?”汪建平询问道。
“这台由中铁长安重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矿用自卸车满载重量可达95吨,在重载下坡工况,充电1小时可行驶4、5天,综合工况比传统燃油车节能90%以上,能为智慧矿山带来绿色动力,发展前景广阔。”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翟超杰介绍道。
“这款新能源电机车组有哪些技术优势?目前在市场销售情况如何?推行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你们要强化科技创新,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汪建平关心询问道,并不时提出关键建议。
“25吨至85吨全系列电机车组销量已突破400列,具备闭环矢量、零速悬停、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能大幅提升工效,缩短50%以上工期。在全国大吨位市场占有率超70%,已间接为客户创造45亿元效益。”翟超杰回答道。
当了解到中铁长安重工公司新能源装备矩阵共有15款装备,8款被贴上了“全国首台”“陕西首台”等标签时,汪建平非常高兴,希望公司再接再厉,持续融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体系,提升绿色低碳关键核心领域研发力度,深耕地铁、隧道、矿山等新能源装备,专注于专利、标准、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近年来,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围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聚焦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多项重点产业,打造隧道施工装备、地铁施工装备等6大类高端装备矩阵,多项装备占领全国70%以上市场份额,创誉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用户提供了零碳排放、清洁能源为主导的新能源装备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