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横向+纵向”,机收减损有妙招

2023-10-17     浏览(71)     (0)

  眼下正值秋粮抢收之际,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张庄村上千亩玉米进入收获期。天蒙蒙亮,志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志发就来到地里忙活起来。

  “今年流转了将近800亩地,每亩产量能达到1300斤-1400斤,比去年每亩增产 150斤-200斤,估算能增产12万斤。”张志发说。
  今年合作社的收获机全部更换成 240马力发动机的四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这种机器采用全弧不对行割台,横着走也能收割玉米。“横向收割机更适合合作社田地作业情况,能减少农机在转弯掉头时的收割损耗。”张志发介绍。
  横向上减少转弯损耗,纵向上农机减损也有妙招。“我们加长了农机摘穗辊的长度,割台可以放低到贴地面的程度,矮穗玉米也能轻松收割。”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甘瑞祥说。此外,新更换的四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还预留了倒伏尖安装口,倒伏玉米的收割也不在话下。
  减损即是增收。近年来,兖州区农机服务中心将秋粮机收及机收减损工作作为重要任务,除了在硬件上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外,还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机手培训、农机检修工作,将农机补贴政策落实落细,多措并举确保“三秋”生产高效顺利。
  机收减损,基础在农机,关键还在机手。
  “我们举办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机手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到五征集团、雷沃重工、英轩重工、悍沃农装等农机企业进行现场观摩教学,让农机手通过培训掌握机器保养、维护和收获标准。”兖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刘计兵告诉记者,中心还开设了16场直播培训课程,目前已培训基层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手2100余人次。
  同时,兖州区农机服务中心加强农机服务保障,安排维修人员到田间地头、合作社进行机械检修,共检修各类机器4500多台,保证各类农机正常投放到“三秋”生产中。此外,组织6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079台玉米收获机包地块服务,建立了区镇村三级“三秋”联系人制度,确保每个地块、每亩玉米都有农机可用。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