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实践时刻“在线” 青春收获“出线”
——记我校 2022 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陆周燕南

2023-10-15     浏览(204)     (0)

日前,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中国青年报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联合举办的 2022 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评选活动落下帷幕,经各高校推荐、省级初评、全国评审等环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22 级研究生陆周燕南入选“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兴趣驱动,走进新媒体奇妙世界

兴趣是最好的“引路老师”。 高考后的那个暑假,陆周燕南在一次志愿服务中接触到了微信公众号,从推文的内容选择到标题的拟定,再到设计排版的一系列操作都深深吸引着她。 为了更好地学习实践新媒体技能,陆周燕南在本科新生入学报到后,就加入了南京工业大学团委青年传媒中心,负责校团委新媒体矩阵平台的运营。

“怎样把微信推文做得更好?”陆周燕南抱着认真学习的心态,从关注其他公众号入手,在空余时间里,她会浏览其中较为优秀的内容,博采众长。目前,她已关注了一千多个公众号。 在看微信推文的基础上,陆周燕南还保持着高中时期养成的“日常阅读、勤做笔记、定时回顾”的好习惯,对优秀微信推文进行分析总结,为后续新媒体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微信制作方面, 陆周燕南虚心向学长学姐请教,学会利用秀米编辑器等工具对版面进行设计,从最初的套用现成模板,到后来自己布局设计,陆周燕南的排版编辑水平不断提升。 “好的排版设计可以让推文看起来更加赏心悦目,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来设计排版,所以最基本的编辑技能要具备。 ”陆周燕南说道。

经过一个学期的准备,大一下学期,陆周燕南开始独立上岗,很快,她就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独立完成了第一篇原创推文。“当时室友们每天都在忙着自己的学业和兴趣爱好,所以我就想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做一个大揭秘,鼓励大家在大学能够多多尝试,找到自己的热爱,学有所成,收获满满。”陆周燕南表示,微信推文发出后被很多人点赞,她也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我认为兴趣是最强大的驱动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收获。 ”

为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陆周燕南积极参加各类政务平台的实习工作,先后担任全国少工委实习编辑、江苏共青团实习编辑、南京青年就业创业促进会实习编辑、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政治部实习生等,实习成绩得到了所在单位的一致好评。

努力探索,打造青年爱看的融媒体平台

怎样打造青年大学生愿意看、喜欢看、经常看的融媒体平台? 这是陆周燕南进入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主席团后一直在深刻思考的问题。 她认为要紧跟社会热点、校园热点,紧贴学生生活策划相关活动,并利用文字、照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元素来增加内容的可读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2021 年毕业季, 陆周燕南和其他小伙伴共同策划了“毕业季鲜花祝福”活动,他们在教学楼和标志路牌等地,投放了 52 朵鲜花和 52 张明信片,明信片上写满了毕业季的祝福语,供毕业生们选取,该活动登上了微博同城热搜榜第一位。

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 陆周燕南参与了学校组建的“网上青年突击队”, 和大家一起策划编辑了 “空中课堂”“信仰公开课”等专题推送,累计发表 30 多篇推文,其中单篇最高阅读量超过 1 万次。 他们的工作成果被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 APP、江苏共青团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团队也获得了团省委表彰。

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4 月两年期间, 陆周燕南在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审核编辑推文累计 600 余篇。 内容发布后,陆周燕南会对推文的数据进行观察分析,她认为账号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坚持内容为王, 还要在标题和封面的选定方面花心思。 2021 年,她和团队运营的“南京工业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入选全国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和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名单。

坚定信念,力求成为优秀的思政工作者

“共青团工作要力争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拓宽思政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2020 年大二暑期,陆周燕南参加江苏省第十四期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的培训学习,会上老师的这句话引发了她的深思。当时还在读化工专业的陆周燕南,开始留心接触相关专业知识,同时萌生了接受更加全面系统学习的想法。 于是她决定跨专业考研,并如愿上岸,就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研究生入学后,陆周燕南将专业所学融入团学工作之中,担任校第十五期大学生菁英人才学校领航学长,协助校团委老师完成制定校菁英班课程计划、 培养方案等工作。 2022 年暑假期间, 陆周燕南协助校团委老师完成了2022 年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107 篇稿件、 共计 17.7 万余字的汇编整理和撰写工作,审核校对“南京工业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实践纪实类推送 46 期。 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校实践活动宣传稿件后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光明网、江苏教育发布等主流媒体报道 100 余次,助力学校团委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荡尽不平,理想长鸣,以梦为桨,共赴远方,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提及未来的目标,陆周燕南表示:“希望通过更专业的学习,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为学校青年思政引领工作继续发光发热,为青少年树立榜样。 ”

谯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