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 月 17 日至 22 日, 校长陈发棣率团访问肯尼亚和埃及,到访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国际家畜研究所、埃及亚历山大大学,拜访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看望埃格顿大学孔子学院师生,以及我校在埃格顿大学工作的校友。 访问旨在进一步加强与非洲院校和国际研究机构的伙伴关系,拓展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模式,探讨与合作伙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建设、农业技术示范推广等领域的合作。
9 月 18 日至 19 日,代表团访问肯尼亚埃格顿大学。 陈发棣指出,双方要抓住机遇,在更多领域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并将伙伴关系拓展到更多领域;拓宽渠道,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争取加入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创新合作机制,鼓励更多教师参与到双方合作中来。 埃格顿大学校长 IsaacO.Kibwage 回顾了两校的合作历史, 期待双方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
随后的孔子学院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孔子学院 2022 年工作总结、2023 年工作计划以及财务报告,并围绕如何依托孔子学院平台深入推进两校国际化人才培养、 科研协同创新进行讨论。 陈发棣希望孔院秉持农业特色,做强“中文+农业”教育,积极向“中文+农业”领域学位授予拓展;整合多方力量,争取更多资源,更好地推进中非农业合作,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9 月 18 日上午, 陈发棣出席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肯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南农援建办公室启用仪式。 陈发棣与中国驻肯尼亚使馆公使衔参赞张益俊共同为联合实验室及科技创新示范园办公室揭牌。 之后,陈发棣亲切接见并慰问了孔子学院教职工、学生代表和肯尼亚南农校友代表。
9 月 18 日下午, 陈发棣出席了在肯尼亚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举行的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项目启动暨示范村番茄生产培训班结业仪式。 陈发棣表示,南农将与纳库鲁郡政府、埃格顿大学、国际组织等携手合作,将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打造成新时代中非合作的典范, 为促进非洲国家粮食安全而努力。 他希望通过国际农发基金和示范村项目的实施,引进中国优良的作物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并希望学员能积极应用和传播相关技术,让更多的人受益。
9 月 20 日上午, 代表团访问了位于内罗毕的国际家畜研究所(ILRI),陈发棣希望推进学校与 ILRI 的合作,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双方合作的领域。
9 月 20 日下午, 陈发棣一行拜访了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 陈发棣对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多年来对我校与埃格顿大学合作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 访问还与埃格顿大学就下一步如何深化合作达成了一致意向。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周平剑希望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深化与埃格顿大学及其他肯尼亚高校的合作,探索合作模式,为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肯尼亚访问期间, 代表团一行还考察了肯尼亚当地与埃格顿大学开展科研合作的花卉生产企业, 访问了埃及亚历山大大学。
(国际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