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铁二十局 - 中铁二十局

无尽的爱

作者:●李彤    
2023-09-01     浏览(47)     (0)

本篇文章是作者对史铁生散文集《自由的夜行》的感悟,作者通过母亲对史铁生的爱与救赎,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思念之情。作者提到母亲总是没完没了地操心着儿女的一切,并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自由的夜行》是我国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散文合集。史铁生21岁患病致双腿残疾,在轮椅上度过半生,后来又不幸患上肾病,尿毒症,最终因脑溢血去世,他坎坷而传奇的人生经历,曾感动、激励了无数读者。在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史铁生母亲对儿子的那份爱与救赎。

史铁生在陕北农村插队染上疾病,导致双腿终生瘫痪。让曾经潇洒恣意的史铁生变得孤僻敏感、暴怒无常。母亲想劝他出去散心,他总会暴躁地拒绝,狠命地捶着双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总拦着他哽咽着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好好活……”

郁闷的时候,史铁生会摇着轮椅去地坛看书、发呆,对他来说,这座荒芜的古园是他逃避这个世界的唯一去处,他经常从晨曦拉开帷幕待到月光洒满院落。稍晚点,他的母亲不放心便开始四处寻觅,看到史铁生好好地坐在那里,便又缓缓地离开。那些年,园中有史铁生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为了给儿子医治双腿,母亲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为给儿子找份工作,她奔走在劳动局,每次都遭遇冷眼。后来,她发现儿子在写小说,便鼓励他说,“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文学,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她开始到处去给史铁生借书,顶着雨、冒着雪推他去看电影。

1977年秋天,史铁生终于答应母亲一起去北海看菊花,母亲絮絮叨叨地说:“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仿佛触到禁忌般,母亲立马顿住了,悄悄地走出去。这么多年来,对于“跑”和“跳”这类字眼,她比史铁生还要敏感。然而这一次,母亲再也没有回来,她重重地瘫倒在地,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此时史铁生才知道,母亲早已病入膏肓,她常常肝疼得整夜睡不着觉。在昏迷前母亲嘴里仍呢喃着:“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就这样,49岁的母亲带着遗憾与世长辞,史铁生也在愧疚中重新振作了起来,逐渐蜚声文坛。

我常在书中片段看到我母亲的身影,大约她和史铁生的母亲一样,总是没完没了地操心着儿女的一切,注定活得比他人辛苦一些。

自我记事以来,她一直是一位严厉的母亲。上学期间,她会因为我多看了一会儿电视训斥我,会罚我写习题到很晚。每一次我熬夜,母亲都会陪着我。她会冒着大雨送我出去学电子琴,为了不辜负我的成绩拼命买房处理户籍让我入学重点初中,她会在我中考提前录取失利时带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后来终于工作了,我们姐妹随着项目辗转多处、四海为家,母亲总是随着时令给我们寄来新鲜的水果、特产,她会每天关注我们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提醒我们天凉加衣、外出带伞;会每天关注着与中国铁建有关的一切新闻;会蹲守公司网站看我们新发表的作品。

记得上次回家,明显感觉母亲憔悴了,华发漫上了头顶,沟壑爬上了脸庞,她会因为我答应陪她看一场烟花,穿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早早地等在院子里。那个夜晚,巷子里没有灯光,月色淡淡铺开,树杈间炸开的烟火,清晰地照着周围的一切,母亲拉着我的手一路小跑去看烟花。月光下,那张侧脸洋溢着的孩童般的笑容,我静静地看着、感受着空气中的幸福味道。

这十年来,母亲的思念驶过西成高铁、南宁地铁,跃过跨海大桥,一直延伸到远在苍山洱海边的楚大高速,院子里代表我和姐姐的月季花开了一季又一季,稀疏、繁茂都牵动着园丁的心。我们铁建人奔波在外,与亲人聚少离多,一定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无论境况如何都学会疼爱自己,方不辜负远方亲人的殷殷期盼。父母老了,经不起等待,希望同为铁建人的你,多打电话、多关心,无论走得多远,别忘了回家的路。

作者单位: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