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华大学 - 《南华大学报》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剪影

作者:整理/语言文学学院  朱成叶    
2023-08-28     浏览(55)     (0)

暑假期间,我校各学院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们开展多形式、多优势、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急救知识科普及义诊、走访调研、美育特色课程等,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编者言: 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改善农村社会风气,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服务意识, 丰富假期体验。 暑假期间, 我校各学院利用各自优势大力号召学生进行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 从不同层面开展多形式、 多优势、 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力开展有利于引导我校学子按先进生产力要求成长成才, 了解民情, 传播先进文化与技术, 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6 月 28 日, 为建设美丽乡村, 更好保障居民健康。 衡阳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开展 “学急救·会实操” 急救知识科普及义诊活动, 志愿者们分工合作, 为村民测量血糖血压, 询问其身体状况, 对检查结果进行专业解读, 并提出改善健康建议。(图/衡阳医学院杜恺文)

7 月 19 日,“芙蓉学子·乡村振兴” 志愿者服务团队来到邵阳市绥宁县东山侗族乡, 走访调研当地气候环境、地势地理, 协助村民进行产品包装, 身穿侗族服饰拍摄民族宣传片, 为一年一度的 “东山红提节” 预热剪辑宣传视频, 惠农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图/衡阳医学院 杜恺文) 

7 月 22 日, 语言文学学院的志愿者们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利用颜料与模版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面具。 所制作出来的每一个不同的面具都代表了与众不同的自己, 帮助孩子们在一个个创意作品中找到自信, 学会自我接纳。(图/语言文学学院 沈奕臣)

7 月 24 日, 环梦志愿服务队到绥宁县上堡村民俗广场, 与孩子们一起开展科学实验———火焰掌, 该实验利用丁烷在手上燃烧制造效果, 为小朋友们带来一场火焰般的奇妙体验。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察火焰的形态和变化, 眼睛闪烁着对火焰掌的好奇和惊喜。(图/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管理学院 周美玲)

7 月 24 日, 微尘教育关爱团来到衡山县白果镇泉蓉书苑, 开展 “创意 T 恤设计”“舌尖上的泥塑” 等美育特色课程, 志愿者们向孩子们讲解什么是街头文化、 民族文化与流行文化, 还向孩子们们展示不同的设计作品, 鼓励他们运用大胆的想象巧妙设计。(图/王逸韵)

7 月 28 日, 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服务团志愿者来到乡村小学, 以鲜活的案例、 醒目的图片、 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宣传解读遇到欺凌后合法正确的应对措施, 提高孩子们的自护意识, 引导青少年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理性表达诉求, 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图/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钱泰余)

8 月 2 日,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实践服务团来到衡山县萱洲镇, 先后参观湿地公园省级候鸟监测保护站, 退耕还林还湿项目区, 并在龙荫港水段进行水质取样。 通过实地考察、 干部座谈、 调查访谈、 水质检测、 科普宣传等方式, 开展小微湿地水环境治理实践调研。(图/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韩喜平)

8 月 4 日, 压花乡村振兴小分队依托邵阳绥宁特色资源, 指导村民学习压花技术, 将压花艺术与插柳村文化有机结合, 从而形成其独特文创产品,构建压花艺术产业链, 以非遗压花助力乡村振兴。(图/松霖艺术与设计学院 邹双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