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茶座
主讲嘉宾:宗平生教授
时 间:2023年6月30日
主讲人简介:宗平生教授,针织技术专家,教育家。我国针织专业教育奠基人之一,经编工艺技术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针织成圈理论、针织物结构理论研究。
宗平生结合个人求学和工作经历,讲述了自己结缘纺织的传奇人生,并向与会师生分享三点感悟。
青年师生要加强外语学习。宗平生自五十年代起自学俄文、日文、德文,翻译出版俄文棉纺、针织书藉多种,他在针织方面的专业用词得到国际广泛认可。他强调,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国。他建议青年师生在学好英语基础上,再学一到两门外语,不仅将中国故事讲好,更从其他外文书籍中得到专业领域的启迪。
不要怕开新课,不要怕改行。宗平生1954年8月到无锡纺织工业学校任教师,曾担任棉纺学、纺织厂企业管理等课程的教学。1956年学校筹建针织专业,学校领导要求他更换针织专业的教学工作,宗老与其他两位年长的机织老师一起欣然接受任务,于1957年开始自编讲义,讲授针织学课程。1959年与其他老师一起编写了我国第一本系统的针织教材《针织学》。他在无锡纺织工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工作时,还担任了大学本科纺织数理统计、纺织材料学、针织学、针织机械设计及机械制图及专业俄语、英语、日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宗老以其亲身经历勉励大家,不囿于现状,不断创新思路,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人生才会有新的风景。
青年师生要注重深入实践。宗老以生动事例引入,并提出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实践去获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并行,亲自动手、学以致用,才能切实提高实践能力与工程技术应用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