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其中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挥了事关全局的重要作用。高校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我们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网络强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后备力量。
加强学科建设,对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目前,我校在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力度持续加大,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我们可以进一步彰显重邮学科特色优势,强定力,在实施网络强国建设、数字经济建设战略上抢先机。重视数字经济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把数字经济最新的知识添加到学科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
着眼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需求,提振高质量就业。数字经济平台在提供新增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我们应紧跟国家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加快实施数字经济人才培养计划,结合我国各地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和现实需要,开展高校数字经济学科设置试点,强化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招生规模等方面向数字经济人才倾斜;建立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开展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知识更新培训,发挥企业人才培养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建立数字经济人才内部选拔培养、人才开发投入体系;实施“数字工匠”培育行动,新建一批数字技能类专业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举办数字技能高级研修班,推进数字技能产业园建设,搭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供需平台,培养知识型、创新型人才,为数字经济产业提供不竭人才源泉。
提高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对此,高校何为?我们要践行学校要求,做到大学教师要一岗双责,既要以良好的科研成就提高教学质量,又要用高质量的教学推升科研水平;同时,大家要做到“四个有”(有信念、有标准、有胸怀、有办法),不断提高“四个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处理好“四个关系”(“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关系、“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关系、“顺势而为”与“逆势而行”的关系以及“打持久战”和“打歼灭战”的关系),凝聚大家共识,形成合力,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强化安全意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