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深化内涵 改革创新
在新阶段实现学校新发展
学校隆重召开2010年度三“十佳” 表彰大会
学校举行2010年度三“十佳”表彰大会,表彰了十佳教师、十佳教育工作者和十佳班主任辅导员,并表彰了他们的荣誉证书和奖杯。校党委书记李秋华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肯定了过去一年学校取得的成绩和全校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并提出“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措施与保障。要求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向身边的优秀典型学习,在新的历史阶段为学校发展作出新贡献。院长王振洪主持会议并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本报讯 (记者 叶 旋)3月5日上午,学校2010年度三“十佳”表彰大会在市文化中心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李秋华、院长王振洪、校顾问杜世禄,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蒋忠樟、俞勇建、余党军、杨艳、郑布英,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楼金在主席台就座。
大会由王振洪主持,全校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代表、附属医院、合作单位和学生代表等参加了大会。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蒋忠樟宣读了2010年度三“十佳”表彰文件。校领导为石国银、吴兴无、施朝阳等十佳教师、十佳教育工作者、十佳班主任辅导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全体参会人员以热烈的掌声向获奖者表示祝贺。
校党委书记李秋华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说,一年一度的三“十佳”评选在全校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这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创新向上的学校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学校一步一个台阶,每年都有新发展。
李秋华在讲话中首先肯定了过去一年学校取得的成绩和全校教职员工的辛勤工作。她说,2010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示范院校验收,“五位一体”育人模式第三阶段改革初显成效,各项工作都取得很好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取得新进展、校企合作增添新载体、师资实力再上新台阶、学生培养又结新硕果、成教创收获得新突破、辐射影响得到新扩展、基层党建有了新提升、和谐校园呈现新气象。李秋华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她也要求大家清醒看到存在不足,并在新的一年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接着,李秋华面向未来,展望发展前景,阐发了学校“十二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及措施与保障。她指出,十二五时期,学校要以“理念、模式、品牌”为主线,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全面实施“特色强校”战略,以加强两项主体建设、达成“五个中心”为总体目标,以六个提升、五个平台、四项措施为保障,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校企合作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一流高职院校而奋斗。
会上,李秋华部署了2011年十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特色专业建设,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寻求新的特色专业培育点,强化资源建设,着力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招生改革,适应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狠抓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师资实力与服务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育人机制,落实已建的“众泰”、“皇冠”和“高新IT”三个学院的年度工作目标,寻求新的合作形式,并在取得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承办全国性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论坛;三是促进国际合作交流,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制定规划,明确重点,并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寻找工作突破口;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体现学校形象,提升学校精神,在加强育人环境氛围的营造与管理、加强软文化载体建设和校园文化的课堂渗透、推进校友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聚人心育新人的重要功能;五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图书信息大楼、风雨操场、游泳池等立项项目建设,并做好校园南大门及综合楼、成教大楼、附属幼儿园等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推进人才用房等项目的建设;六是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完善特别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共享数据中心这三大平台的建设,分步建设智能型的数据分析平台;七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创新载体、努力创出特色,用创先争优的实际成效纪念建党90周年;八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干部队伍活力;九是抓好目标责任制考核,特别要把好重点突破项目,确保考核指标质量;十是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继续加大投入,加强学生教育引导与管理。
李秋华最后要求,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向身边的优秀典型学习,紧紧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切实增强主人翁意识,继续保持“创示范”的干劲,敬业爱岗、甘于奉献、开拓进取、创先争优,在新的历史阶段为学校发展作出新贡献。
院长王振洪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大家,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主动自我加压,力求在新起点上谋划新发展,围绕学校发展总目标,出新举措,下真功夫,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王振洪强调,2011年,一要着重抓好“十二五”规划的贯彻落实,并逐级分解,落实到人;二要着重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强化各类高层次标志性成果培育,以体现一所大学的标志性高度;三要着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强化学校办学特色,紧紧抓住校企利益共同体构建和实践这个“牛鼻子”,通过这个大平台,着力提升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带动方方面面工作上台阶;四要着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培育专业教师团队,并通过关心教工发展的努力,成就教工的幸福感、荣誉感,强化教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