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中德专家研讨京津冀都市农业
中德合作项目研讨会在京召开,讨论京津冀地区发展都市农业、土地利用整体设计、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和高附加值作物产品生产。专家认为集约化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离是造成农业和城市环境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必要发展都市农业。项目计划调查现状、评价可持续发展指数、设计循环利用系统等,并建立决策支持系统。
本报讯 3月16日,中德国际合作预备项目“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的都市农业”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外学者深入讨论如何在京-津-冀地区发展都市农业、进行城乡土地利用的整体设计、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和高附加值作物产品的生产。
土地的集中使用和城市的扩张成为21世纪城市的重要特征,中国目前面临的城市化、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非常激烈。专家们认为,集约化的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离是造成我国农业和城市环境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这些大城市圈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有必要发展一种新型的资源循环利用且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体系———都市农业。
“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的都市农业”项目计划开展现有的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方式、废弃物的处理等现状调查,进行初步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评价与情景分析,设计可循环利用的有机肥、废水、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和需要的技术设备,初步规划北京都市圈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管理模式,并建立一个面向低碳经济的沼气生产与土地区域规划等内容的决策支持系统。
我校资环学院张福锁教授、李国学教授、刘学军教授,工学院董仁杰教授,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研究员,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兽医总站陈余副站长,河北农大马文奇教授;德国波恩大学Goldbach教授,德国不伦瑞克技术大学Nieder教授、Marco Roelcke博士等参加了研讨会。 (何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