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大报》

西工大赵哲!全国1%、全校1/10、全年级1/395

2023-05-31     浏览(106)     (0)

赵哲是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专业2020级研究生,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连续两年在学院综合测评中位列年级第一。他致力于微纳能源技术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6篇,并获得多个奖项。他还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和志愿者,热爱运动。未来他将前往航空工业自控所工作,为国铸剑,报效祖国。


他登上《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 100 名学生代表名录;他是 2022 年全校 10 名优秀研究生标兵之一;他连续两年在学院综合测评中位列年级(共 395 人)第一......他是同学学习的身边榜样,也是学院坚实可靠的学生干部。他就是我校 2023年研究生优秀毕业生———2020 级机电学院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专业赵哲。

个人简介:

赵哲,中共党员,机电学院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专业2020 级研究生。连续两年机电学院综合测评年级第一,连续两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优秀研究生标兵(校特等奖学金)。致力于微纳能源技术研究,以第一 / 学生第一作者在 Nano Energy、IEEE JMEMS 等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6 篇,其中 SCI 论文 3 篇、EI 论文 3 篇;公开发明专利 2 项;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第十九届国际制造会议(IMCC 2021)优秀论文一等奖、微机电系统国际会会议(MEMS 2021)杰出学生论文提名奖。担任机电学院智能机械党支部学生支部书记。

创新能源应用方案,为智能制造添砖加瓦

2016 年秋天,赵哲第一次走入工大校园。一直对学习生涯颇有规划的他,始终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本科阶段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会在我日后科研道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赵哲坚定地说。他勤学善思,努力专研,不断夯实理论、实验基础。本科期间,他连续三年获得校 / 院优秀学生,最终以专业前 10%的成绩推免至微系统工程系攻读硕士。

“通过开发新型能量收集技术,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广泛存在的能量,作为替代传统电池的潜在可持续能源,从而为未来大量的分布式微型传感器供能。”在导师陶凯老师分享的微纳俘能领域科学论坛报告中,正值大三的赵哲深受启发。

此后他一直对能量收集和自供能传感方向格外关注,致力于为智能制造领域提供创新能源应用方案,并很快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驻极体能量收集技术和自供能传感技术研究。

研究生期间,他在导师陶凯老师的指导下,围绕静电式驻极体能量收集机理开展研究,最终提出三种具有原创性的新型驻极体能量收集装置,为智能制造领域的能源应用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思路。

勇于探索、敢于试错是赵哲的科研信条。“我从不会因为实验的失败或研究中的困难而受到打击,这反而更加激发我的斗志,解决了这些困难就意味着又成长了一步。”赵哲笑着说。于是,愈挫愈勇的赵哲逐渐成为了课题组和系里公认的“劳模”,实验台旁随时都能看到他忙碌钻研的身影。

研究生期间,他以第一 / 学生第一作者在 Nano Energy、IEEE JMEMS 等领域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6 篇,其中SCI 论文 3 篇、EI 论文 3 篇。在 2021 年,连续获得 MEMS 领域两大论文奖,第十九届国际制造会议(IMCC 2021)优秀论文一等奖和微机电系统国际会议(MEMS 2021)杰出学生论文提名奖,均为当届会议中国学者取得的最高奖项。

是“引路人”、是学生干部、也是优秀志愿者

诚以待人,倾囊相授。不仅自身优秀,赵哲还是学弟学妹们的“引路人”。他共计指导 7 名本科学生毕设工作,其中 3位本科生在毕设期间以第一 / 共一作者在国际顶级会议发表论文,并获得优秀本科毕设。

学习之余,赵哲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先后担任过机电学院学生会组织部副部长,辅导员助理,本科生党支部组织委员和学生党支部书记等职务,工作认真负责,深受老师同学们的认可和信赖。

“学生工作能够让我得到更多锻炼,面对问题时更加从容,”赵哲分享道。

“志愿者活动也是我丰富校园体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赵哲说。他曾作为学生大使回母校宣传西工大、担任“第三届振动与能量俘获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志愿者、担任“第十九届国际制造会议”志愿者负责人等,累计服务时长百余小时,并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赵哲热爱运动,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都不在话下,业余时间经常找同学切磋球技。

“运动让我拥有更清醒的头脑,也能强健体魄,帮助我更好地投入到科研中去,”赵哲说。

未来,赵哲将前往航空工业自控所工作,为国铸剑,报效祖国,为国防事业、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潘子祺 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