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时不我待
文学院 侯家欢
今一朝,风乍起,我望向你,分不清看的是你还是我们的回忆。
六月的风总是向暖,时而夹杂大雨倾寒。常看到临近毕业的学子们穿着学士服拍照片,簇拥在一起拍照的时候,我就想到,原来青春如此喧嚣,那一刻,你在想什么?上一次在校园里拍照是什么时候呢,在哪里,和谁。早八的阳光透过翠绿,道路上昨夜刚下的小雨尚未消弭,真是个好天气。
山前灯火欲黄昏,少年鞍马尘。每个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大山,无垠,江川,星河垂野,酌酒万千,有情人含泪的眉眼。这一切切的美好事,都迅速的消散,四年,深刻又短暂,像极了那个傍晚,你在天桥上走,偶然抬眸,粉红夹带着橘调的天边,时间就此定格住吧,你想。嘈杂的操场,人声鼎沸的喧嚣,树林里的小松鼠,室友的温暖问候,感受到温暖的每一刻,就停留在记忆里吧。彼时一同攀上险峻奇峰,你所说的桂冠难道是这轮弯月吗。你沉默不语,只是七点的图书馆,十点的校园夜晚,厚厚的书,和身边的的同伴,或上岸,或工作,各自奔南向北,开启新的人生诗篇。我深知留不住华年,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却更怕,三杯淡酒两盏寒暄,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可与言者,竟无二三。
人来则来,而往也往。世间从不缺少摩肩接踵的别离,或是“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或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相识于北国的春,告别在这盛夏,我知,你爱意气正盛时有风吹过的正午,爱落日隔着玻璃窗户,有时也怪罪自己腹无诗书而言之诽诽,把一个人,一读再读,却终是要撞一撞世俗的高墙,在车水马龙后面,细细回想过往,那片大好春光,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青春,最恨当时,话在嘴边,终只是说了句,日后再会,兄台。借最欣赏的现代诗人惊竹娇一言“一愿眉上青不改,二愿金榜折春来,三愿无病无烦忧,勤梦我,对酒在高台。今虽与君分二流,我知终合一脉。”希望每一位毕业的学子踏上诸位想要的未来,落拓难降,背水,一战夕阳。
生于磨难死于安乐
文学院 佟乐
历览前贤国与家,有多少仁人志士历经磨难,最终成就自我;徜徉历史洪流,有多少英雄豪杰在磨难中接受洗礼,最终造就了全新的自我。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磨难锤炼人的意志,而安乐只会让人步入迷途。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先贤古人不畏磨难,越挫越勇。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他们在面对磨难时,并没有选择退缩,而且坚定信念,写下彪炳青史的旷世之作。人只有在磨难的环境里,才能更加燃起自己的斗志。司马迁在艰苦中不忘史学家的身份,著成《史记》;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一雪前耻。由此可见,磨难锤炼人的意志。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商纣王沉湎酒色,穷兵黩武,和夏桀希望是个不折不扣的庸君。他们的结局就是众叛亲离,身死国灭。吴国的夫差在打败勾践后贪图享乐,不精兵简政,最终被一直计划复仇的勾践打败,越国大获全胜。安乐会让人一时享乐,也会让人走向深渊,步入歧途。只有磨难才会增强人的意志,走的更远。
纵观古今中外,也有许多历经磨难,最终走向成功的人。北方贝多芬在不幸失去听觉后,他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他写下《悲怆奏鸣曲》;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为了自己热爱的戏剧,一人来到伦敦,他举目无亲,四处碰壁。在一天的工作后,还坚持戏剧写作。他认为,环境越恶劣,越能锤炼人的意志和聪明才干。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他都一如既往地追求自己的事业,最终获得了辉煌的成功,登上了戏剧大师的宝座。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鹰在艰难蜕变后可以获得第二次生命,翱翔于蓝天,蝶在破茧而出后可以翩翩起舞。时间的万象都在告诉我们,生于磨难,方可成就自我。安逸只会使人麻木,做永远的井底之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扬起风帆,迎接磨难的风暴,劈波斩浪,一定可以驶向彼岸。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文学院 李佳惠
“世间好物不牢固,彩云易散琉璃脆”。一语成谶,我最敬爱的爷爷离开了人间,从此长眠于地下。
01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这个噩耗。我本满心欢喜地规划着就在眼前的小长假。甚至上车时,我还是笑着的。但妈妈突然状似随意地开口了:“惠惠,我告诉你一件事。”我好像有点知道了,只等她继续说——“你爷爷,没了。”嗡地一声,脑子空了,我脸上挂着的笑还来不及收回去,泪已唰地下来了。我听见自己小声问:“什么时候?”妈妈也低声说:“15号。”继而安慰我:“我们都没想到……你爷爷那么精干的人……他没想死的,前几天还和别人说:‘等我囡囡考上大学了,我要给她奖励呢’,我们都以为是你奶奶……”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不停流泪,一边费劲儿地转着几乎锁死的大脑想15号是哪一天,我在干什么。对了,是微机考试,那天……“我感觉到了的……我知道的……我那天下午突然呼吸不上来,心梗得厉害……我感觉到了……本来想打个电话的,结果……”我断断续续地跟妈妈讲,讲得语无伦次,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一时间,悔恨几乎淹没了我,我那天怎么就没打个电话呢?我知道打电话无济于事,但我就是后悔。然后我又蛮不讲理地埋怨妈妈:“你们怎么不告诉我呢?你们……”妈妈只是递了包纸巾过来,没有说话。泪不停地流着,车内静得像一潭死水,我抬头,透过朦胧的泪雾看到表哥死死鼓着的咬肌。
我们直奔老家,一路无言。下车,就看到了满院子的“白人”,我哭得筋疲力尽,眼泪却又出来了。我像个没有灵魂的木偶,被指挥着披麻、穿丧服,又去爷爷棺前上香。我跪在那里,看着爷爷早早照好的照片,劣质的彩色明晃晃地刺着我的眼,那个大概一辈子都没照过几次相的老人僵硬地笑着。我想这照片照得真难看,禁不住回忆起爷爷眯着眼睛笑的样子,泣不成声。爷爷的棺木要被抬出屋了,我以为我会像电视剧或书上写的那样,扑过去趴在棺材上,拦着,不要他们抬走。可我没有,我像被钉在了原地,感觉天旋地转。我麻木地听着大人们因为锯不锯门的问题火冒三丈地吵,泪流不止。
02
我跪在爷爷灵前了,看着火盆里伴着熏人的烟雾窜起来的火苗,心中无限凄凉。我流着泪,觉得这辈子的泪都要流尽了。一直有只黑狗拖着枯瘦的身躯在灵棚四周晃,我有些神经质地想:“该不会是爷爷的灵魂附着在了它身上吧?”于是,我找了根火腿去喂它。
为了守灵,表哥表姐找了纸板铺在棺材旁。我坐在纸板上,盯着黑黝黝的棺木出神。我想起小时候,爷爷在下雨天背着我蹚过大大小小的水坑;我想起暑假的清晨,爷爷牵我去大门口吃豆浆和油条,空气水润润的,有缭绕着雾气的低山以及划破寂静的清脆鸟鸣;我想起上个周末最后一次见到爷爷时,他攥着我的略显嶙峋的大手……我又想起上次回老家看望奶奶时,爷爷见我和姐姐站在院子里百无聊赖。于是开了兔棚,想领我们看兔子。他眯着眼睛笑出了满脸的皱纹,表情像极了做了好事急于邀功的小孩。只是,爸爸拦着我们,说:“里面又臭又闷的,细菌太多了。”于是,爷爷又慢慢挪过去把门锁上了,我站在院子这头看到爷爷那么落寞的背影。我脑海中的画面就定格在这个背影上,我怨恨自己为什么不过去,又怨恨爸爸为什么驳了爷爷的好意。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又回不去了。我陷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着有关爷爷的回忆,伴着哀乐,哭得昏天黑地,不知今夕是何年。表姐拉我起来,揽着我,说:“好了好了,别哭了,回去吧,回去吧。”她走在前头,又频频回头看我。
灵棚旁戏台上的戏,咿咿呀呀唱了一夜。爷爷生前最爱听戏了,他听到了吗?
03
隔天一早,又去了灵棚。表哥表姐正拿着手机说些什么,我听见一句:“感动中国”,于是凑上去看,眼眶蓦地就红了——是一张照片,表姐昨晚拍的,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背着双手独自站在戏台前。戏台上灯火通明,他就独自站在无垠的夜里。行人来来往往,只有他一个人驻足听那为故人唱的戏。那是爷爷的弟弟,可是——真得好像爷爷。中午回了屋里,看奶奶。奶奶年近八旬,瘫痪在床,已经有些糊涂,平日里都是爷爷照顾她的。我到时,姑姑正红着眼喂奶奶喝水,伯伯为了活跃气氛逗奶奶:“你老伴呢?”奶奶眼睛一瞪:“不知道!”伯伯啧了一声:“这满屋子的人都穿着白衣服,你不知道?”奶奶就像个小孩,梗着脖子瞪伯伯:“不知道!他又没跟我说!”姑姑接过话茬:“没跟你说,不够意思!”“不够意思!”奶奶点着头重复了一遍,表示赞同。“那应该怎么说呢?”姑姑问。奶奶很乖地回答:“他应该跟我说一声,就说‘我走了啊’。”“那你呢?”姑姑又问。“我就说‘你别走,你留下来’。”奶奶答。屋子里安静了,姑姑偏过头又在哭了,我不争气的眼泪又涌了出来。
04
爷爷的棺木已入土,我真得再也再也见不到爷爷了。我回到家里了。可是我去到厕所,想起爷爷曾拿了扳手修厕所门;我坐在餐桌上,想起爷爷曾坐在对面给我添饭;我走到阳台,想起爷爷曾蹲在阳台门口捉了磕头虫给我玩……到处都是爷爷的影子。
听人说,故去的人会给活着的人托梦,为什么爷爷不曾入我的梦呢?
人与人总如流云散,没有谁能陪谁走过一生。我知道,我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