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航校报》

北航姚仰平教授牵头大兴机场科研项目获中国交协特等奖

2023-07-01     浏览(76)     (0)

本报讯

6 月 27 日,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2022 年度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 我校交通学院姚仰平教授牵头完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跑道道基防灾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旨在奖励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科技进步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受到公路、铁路、民航、邮政、港航等交通运输领域行业高度认可。 2022 年度的科技进步奖共评选出特等奖5 项,一等奖 91 项,二等奖 187 项。

获奖项目“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跑道道基防灾关键技术及应用”由我校姚仰平教授牵头并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完成。 姚仰平团队长期坚持岩土本构模型理论研究,建立了描述复杂应力历史的超固结土 UH 本构模型等,进一步发展为考虑饱和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的本构模型,创建了土的 UH 本构理论体系。 依托国家 973 计划项目,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该获奖项目针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建设中“锅盖效应”积水引发跑道冻胀破坏、粉土地基液化引发跑道沉降开裂等重大安全隐患,经系统深入研究,取得了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

设计理论创新:“锅盖效应”。 发现了机场锅盖效应新现象,揭示了机场锅盖效应致灾机理,建立了机场锅盖效应水汽迁移的理论计算模型,提出了机场锅盖效应的致灾防治技术,解决了机场跑道因水汽迁移积水致灾的重大工程安全隐患。

建造技术创新:“智能压实”。 建立了强夯有效压实范围的计算模型,研发了自动化动力夯实系统,建成了全球首个强夯数字化施工平台与机场智能压实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大幅提升了压实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安全运维创新:“北斗预警”。 提出了融合北斗卫星与 InSAR 监测数据的跑道沉降时空连续算法,建立了机场沉降的实时监测和智能预警系统,实现了机场沉降灾害的预判预警。

这些成果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跑道的设计、建设和运维,消除了安全隐患,为大兴机场的跑道建设和长期安全服役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该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 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南大学、 浙江大学、 北京中企卓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姚仰平、 李强、 王乃东、 马新岩、 张升、 凌道盛、 孔愚、 张合青、 陈凤晨、 盛岱超、 董家广、 黄博、滕继东、 罗汀、易巍、陈军、唐科、韩黎明、高志斌、刘少宁等为项目主要完成人。

(王乃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