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图书馆读书”,雾霾蓝的海报竖在四楼图书馆的门口,下班后,脱下白大褂的医务人员聚在新建图书馆的灯光下,捧起了丰子恺的书。是的,这是一个非常巧合的日子,今天恰逢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在南湖畔颁奖,而我们也早在四月初就定下谷雨日重读丰子恺的作品。
读书首先是要读人,所以,读书会第一阶段用以大致了解丰子恺的艺术人生。从石门湾染坊店的那个七八岁的孩童蘸着各色颜料为书本着色开始,简单回顾他的文艺世界和动荡生活。从而更加能够体会到他在汹涌的时代洪流中,如何默默承受灾难,通过绘画和文学,创作和翻译,沉潜于人类心灵的精极,解开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可贵。
“渐的本质是时间”,人到中年后读到这样的文字,比年轻人其实更能识破“用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方法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的变迁的痕迹,使人误认其为恒久不变”的诡计,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份清醒,遇见达者的先知时,差点是要沉沦的。好在,丰子恺似乎早就预料到了文字的魔力,文章的结尾,他又给出了信仰的力量: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凭借书画、文字、音乐等等艺术对我们的启示,当使我们无论在顺境逆境中遇见,似乎都能更加自在从容一些。而,丰子恺恰是那个悲天悯人,创造了有爱世界的布道者。而他离我们又是那样的近。
夜深沉 ,而大家的谈性正浓。四周书架上陈列的大都是厚厚的医书,然而医学的世界本也不是一个剥离的世界,从生活之中来,一个有趣味的世界,种种有情,种种可爱,最终才能唤醒一个丰腴生命该有的真实与美善,丰子恺正是这个最好的导师和引路人。
爱读书的人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木心、徐志摩、余华,到同为学医的鲁迅、冯唐,从90后阅读的兴趣到诗歌的旨意,意犹未尽。
读书使人明理,爱读书的医者明理之外更多的是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