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父亲退休的第九个年头,他退休前是一名建筑工程师,负责工程项目管理。小时候我见过他在家里画建筑图纸,手按着专业的工程绘图尺,一条条线画得又稳又直。他热爱他的职业,他的为人处世也如他画的图纸一样,恪守底线,严谨认真。
父亲的工作需要经常去工地勘察,和施工队打交道频繁。有时周末在家,父亲会叮嘱我帮忙接一下家里的电话,如果是找他的就说他不在家,也没去单位,不知道去哪里了。我那时年纪小,不明白为什么,只觉得帮大人编瞎话骗人很好玩。后来父亲才告诉我,那阵子有个工程项目因为施工不合规,在父亲那里没通过验收,承包商打听到了父亲有钓鱼的爱好,便想利用周末约父亲出去钓鱼、吃饭拉拢关系,让父亲给他行个方便。但父亲是个有原则的人,不想为了一己私利而违规通过不合格的项目,也不想拒绝得太生硬让对方下不来台,所以才找了这么个借口希望对方能明白此路不通。后来,这项工程整改合格后才通过了验收,经父亲手的流程都是合规的,承包商后来没有因此觉得父亲古板,还感谢父亲替他把好了关。
上大学时,有一次我周末回家和父亲聊天,他给我讲了一件他遇到的事情。父亲负责的一个项目即将开标,投标的建筑商有一个与我家颇有些私交,项目招标之初就向父亲表达过想接这个工程的意愿,父亲跟他讲,按规定流程提交符合要求的材料才行。那位叔叔自知按正规流程无法中标,便想凭着与我家的私交让父亲给他开后门,父亲婉言劝诫过他好几次,若想中标就得拿出过硬的材料。但叔叔无法提供合规的材料,便在当天开标前,借着上厕所的机会往父亲衣服兜里塞了一叠用信封包好的钱,企图行贿。父亲立马将那一叠钱摔在地上,严肃的说道:“不要搞这种名堂!”叔叔最后捡起钱,灰溜溜地走了。开标按照规范地流程顺利进行,叔叔的公司因为材料不合格没有中标。父亲跟我说:“我不怕他记恨我,他也不应该记恨我,他的东西不合格他心里清楚,他也明白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抱着侥幸心理想钻空子,后面他自己会明白这样是不行的。”果然,这位叔叔在我父亲退休以后依然和我家保持着联系,他和我父亲的关系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受影响。
我进校工作,特别是在成为校级监督员以后,更加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影响有多大。在每年观看反腐纪录片时,我惊奇地发现,纪录片里呈现的一些围猎手段、行贿者与贪腐公职人员的心态,父亲都通过言传与身教告诉过我。例如,父亲曾经跟我讲过,表面上看公职人员接受贿赂是居主动位的,行贿者要给好处才能给开后门、行方便,非常风光,其实受贿者才是被动的那个。行贿者一旦行贿成功,就是拿了受贿者的把柄,受贿者如果觉得自己受贿的行为密不透风那就大错特错了,暴露只是迟早的事。受贿者的被动还在于,只要有了一次“拿钱办事”的行为,后面随着受贿次数变多,办事违规到什么程度,就不由受贿者自己说了算,也因为突破了底线得不到行贿者的尊重。当父亲给我讲的这些在纪录片里一一对应呈现时,原来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在接受廉政教育了,这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初心使命,传承着廉洁文化。
工作时一直严格把关,如今,父亲悠闲自在地过着退休生活,我回油田老家陪他散步的时候,他还会自豪地指给我看哪栋楼是他设计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质量依然很过硬。父亲似乎从未刻意地教给我恪守什么原则、什么底线,但他以自己的方式在我的心中种下了廉洁的种子,让我明白了行得端、站得稳,才能成为一名靠得住的党员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