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 - 《山东中医药大学报》
厚重的旅程———《文化苦旅》读后感
作者:健康学院2021级 王俊婕
这篇文章介绍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以独特的观察力和深思细腻的笔触探寻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开启了一段艰苦的旅程。文章描述了余秋雨先生走遍中华大地,寻找中国文明的历程,并表达了对历史的多情和沧桑的敬重。文章还提到了余先生的文学成就,希望能一路行走一路秉承。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明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在这本书中,作者余秋雨以第一视角踏寻中国文化的足迹,途经许多名胜古迹,多的不是对自然风景、人文习惯、旅客观赏风光的描述,而是对中国文化的感慨与敬重。全书文字一气呵成,气势磅礴,落笔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厚重,这种厚重不是止于地理和空间,而是穿越千百年的历史,把对历史的深刻融入其中,令人回味无穷。
有人说,中国散文的天空,星光灿烂,而《文化苦旅》是一条银河系,其中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深不可测的力量。
翻开《文化苦旅》,我会有一种很深刻的感受,余秋雨用他独特的观察力,去探寻那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深思细腻的笔触,为自己那趟苦旅完成本书。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精神,是经历了历史风华后留下的精华,正是因为有这种文化的灵魂,我们才在苦难的路途中,坎坷却依然蹒跚前行着。接下来,我将跟随余秋雨先生踏上“文化”这条道路,开启一段段艰苦的旅程。感受着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厚重,感受着历史的沧桑悲壮,洗涤灵魂。余秋雨先生在他最辉煌的时候,辞去职位和荣誉,十五年,一个人,一双脚,走遍了中华大地。他每去过一个地方,便写出手稿,找到邮局邮寄,这样一片一片的信封组成了《文化苦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遍中国大陆,寻找中国文明的历程,这便是这趟旅行的照应。这本书分成四部分,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正如文中所说“世间真正温熙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全文蕴含着沉重的历史感,沧桑的文字描述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悲怆,有感动,有敬重……”
苏轼曾说过:“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余先生也是如此,历史的多情加重了人生的负载,历史的沧桑引发着人生的沧桑。无论是唐朝的烟尘还是宋朝的风,都不过是漫长历史中的一粒尘埃,却因一代代文人的记录与感怀,有了今天的文化与文明,希望就这样一路行走一路秉承吧,即使是一种奢望,也要将它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