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 月 10 日,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之际,来自全国各地 60 余所高校的代表齐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论坛在这里举行。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 人文社科教育处处长张庆国,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朱秀梅、 教育处处长万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徐忠波, 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党委常务副书记刘立国, 西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秋实,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孔令讲, 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荆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总经理刘影秋, 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党委副书记程波、 副校长吕卫锋等参加大会。 大会由程波主持。
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中教华影、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 联盟旨在聚焦工程教育课程思政核心要素, 构建工程教育课程思政方法体系, 以汇聚各方力量、搭建交流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为目标, 全力打造 “三个一批”优秀样板,建成一批特色课程思政课程、 凝练一批典型课程思政案例、培养一批优秀课程思政教师,为推进我国工程教育内涵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工程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对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他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 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他强调,一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 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二要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中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深入研究育人目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达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要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要深入探究数字时代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朱秀梅衷心祝贺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的成立。 她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探索形成中国特色、 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 加快推进工程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的成立对推动思政工作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加快高水平工程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她强调,课程思政最重要的是要突出“融”字,启智润心、润物无声。 工程教育培养的是大批服务经济社会主战场的工程技术人才,对人才的“德”有特殊要求,对课程思政融入的内容、方式、效果也有特殊要求。 要坚持立德树人,把价值导向融进去;坚持能力为要,把工程素养融进去;坚持学科交叉,把系统思维融进去;坚持校企共建,把工业文化融进去。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指出, 新工科建设是高等教育战线站在服务国家战略、 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 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 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承担着为高校工程教育铸魂的重要使命,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新思想、新论述,落实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课题。 希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思政联盟开展更多深层次的交流合作,以全员、全程、 全方位的视角持续改进新工科课程思政,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新工科教育新范式, 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培养新时代和引领未来的、 具有扎实工程知识和深厚人文底蕴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下转第 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