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工会 - 《宁电班组视窗》

吕立翔:龙“翔”不在九重天,而“立”四十系电缆

2023-05-31     浏览(200)     (0)

电缆运检中心电缆检修班班长吕立翔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深耕高压电缆建设、运维、检修工作22年,创新提出“差异化巡检”策略,助推电缆专业迈向国际一流。他从一名建设者变为一名运维者,负责全市高压电缆线路运维管理工作。


2023年,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电缆检修班班长吕立翔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深耕高压电缆建设、运维、检修工作22年来,吕立翔参与敷设的高压电缆线路长达上千公里,主持重大电网建设项目50余项,组装过的电缆附件近1000套;所在班组管辖南京全市电缆线路560回、1600余公里……

拿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

2001年,年仅18岁的吕立翔从电校毕业,进入南京供电局电缆管理所,从事高压电缆线路建设工作。当时的吕立翔年龄小、身体弱,面对高压电缆复杂又辛苦的安装工作,经常在心里打“退堂鼓”。但在师父陈德风的带领及同事的影响下,他逐渐领悟到了作为一名电力工人的责任担当。从那以后,他下苦功夫学知识、磨技能,从制图绘图学起打好基础,到封铅、封焊等实操练习,一有时间就泡在训练基地里做实操,每天与重达数百斤的电缆为伴。

2007年,南京供电公司组建集训队伍参加江苏省电缆技能大赛,吕立翔给自己定制了训练方案,无数个夜晚和周末在训练基地苦练,体力不行,就每天跑步5公里。最终,他顺利入选江苏省电力公司参赛队伍,并在次年的中电联全国电力电缆技能大赛中获得“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

勤恳能吃苦、静得下心,这是陈德风对他的评价。短短几年时间,从电缆运行原理到制作安装,吕立翔都一一掌握。29岁时,他成为江苏省最年轻的电缆专业高级技师;33岁时,荣聘国家电网公司优秀技能专家。

创新提出“差异化巡检”策略

2013年底,吕立翔服从组织安排“转战”电缆运维专业,从一名建设者变为一名运维者,负责全市高压电缆线路运维管理工作。

做好电缆运维,要确保高压电缆线路通道安全“无外力破坏”。2013年底,南京电缆专业重新组建,电缆运检室仅有3个班组17名班员,每人每天巡视线路长达20公里,面临依赖人工、外破率高、效率低下等困境。吕立翔和巡视人员一起巡视了两三个月,先后完成巡视制度编制、巡视标准制定、巡视人员培训、监督检查机制立项等,大幅改善巡视效率和质量。

随着辖区内电缆线路数量不断增加,吕立翔提出了差异化巡视的想法。他以日常巡检数据为基础,仔细梳理每条线路巡检信息、缺陷隐患信息等,以此判断每条线路健康状况,形成“一线一档案”,并据此动态编制线路巡检频率和要求。凭借这一制度创新,吕立翔班组所辖电缆线路在2015至2017年期间连续3年创下“全年无外破”记录。

助推电缆专业迈向国际一流

2019年初,国家电网公司启动高压电缆专业水平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3年内打造包括南京在内的5个“国际一流高压电缆精益管理示范城市”。

一直在推动电缆专业转型发展的吕立翔觉得机会来了,3年里,他和同事们充分运用“大云物移智”等新技术,构建“天上地下”立体化巡检和监测布局。一方面,他们部署安装2500余套智能可视化设备,全面覆盖全市430余条110千伏及以上电缆通道,实现了对电缆通道的24小时实时监测。

另一方面,他们总结智慧线路建设经验,开展“通道智慧升级分级建设”,累计在各电缆通道内投放各类在线监测设备近百类上万件,完成13个智慧场景构建,实现电缆通道运行状态实时感知。

从传统粗放型管理到精益化管理,从人工巡检到智能巡检,从发生故障后被动处理到主动发现隐患点开展提前检修消缺……吕立翔一直在为电缆专业奋斗拼搏。在吕立翔技能大师工作室墙上贴着一句标语:时代变迁,技术更迭,惟有电缆事业和电缆人的精神代代相传。从吕立翔身上折射的不仅是个人成长之路,还有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一代代电缆人的传承和坚守。

(电缆运检中心电缆检修班 吕立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