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体育特长生,她在赛场上顽强拼搏,用凝结汗水的奖牌书写精彩。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她在专业上勤学善钻,用褒奖先进的奖励彰显荣誉。她就是我校自动化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2019级本科生念心怡。
大学四年,念心怡用坚韧与奋斗不断突破自我,挥洒出青春最美的模样。
坚守赛道激情奔跑,她用坚忍不拔一次次突破自我
小时候,念心怡的身体并不强健甚至有些孱弱。为了能让她有一个好身体,父母积极支持和鼓励她参加体育锻炼。就这样,爱跑善跳的念心怡从9岁起就开始了自己的运动生涯。运动场上的奔跑不仅带给了她健康和自信,也锻炼了身心磨炼了意志。
升入中学后,教练根据念心怡起跑速度快、腿部肌肉爆发力强的特点,建议她由之前的800米和1500米中长跑改为专攻400米短跑项目。为了能够跑出好成绩,平时的训练异常辛苦而枯燥,没有一定的专注力和忍耐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或许早已爱上短跑这项运动的缘故,所以不论是下雨刮风还是严寒酷暑,每天下午3点到晚上9点的训练,念心怡都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并且这一坚持就是十三年的时间。运动场上挥汗如雨的刻苦训练,让她的运动成绩在一次次的赛道角逐中突破与提升,逐渐成为了在江苏省与南京市举办的各类体育赛事中崭露头角的田径选手。2019年9月,凭借着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达到江苏省一本录取线的高考分数,念心怡如愿进入了南理工自动化学院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学习。
身为体育特长生,通过良好的竞技水平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用出色的成绩和耀眼的奖牌证明自己的实力,同时为母校争取更多的荣誉是念心怡长期以来勇于突破自我的不竭动力。2021年冬季,为了备战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她主动增大了运动量和训练强度,高强度的训练导致了她的小腿胫骨骨裂,左腿一落地就会钻心地疼痛。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教练、家人和同学都劝她适当地减少运动强度。可外表看似柔弱的念心怡内心却十分的坚定:“一定要在省运会上争取好名次,把竞赛成绩再提升一些。”为此,尽管遭受着伤痛的折磨,但她丝毫没有放松要求,仍然咬牙坚持着每天的训练和备战。最终,她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上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个人项目400米亚军,400米栏亚军的战绩。
曾经有一段时间,念心怡的训练遇到了瓶颈,成绩始终徘徊不前,这让她一度怀疑自己的运动潜能是否已经挖掘殆尽?经过与教练的沟通交流,她重新调整好运动状态,并且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通过合理分配体能,科学调整训练强度,改进技术手段,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体能特点的训练方法。渐渐地她的成绩又开始提升了,原有的屏障也被突破了。进入南理工以来,她的运动成绩从入校时的59.9秒,逐年提升至57.67秒,距离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标准只相差了0.3秒。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这是歌手田震脍炙人口的歌曲《风雨彩虹铿锵玫瑰》中的歌词,也恰好印证了念心怡13年坚守赛道激情奔跑的奋斗足迹。近3年来,念心怡代表学校在省级比赛中共获得12项奖项,均为同赛次同项目南理工的最佳成绩,更在2021年江苏省大学生田径冠军赛中斩获400米冠军。
扎根专业好学善钻,她用勤奋刻苦一次次赢得钦佩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善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往,人们对于体育特长生这个群体总有这样的看法。然而在念心怡的身上,这一认识被彻底颠覆了。大学四年,她用优良的学业成绩证明了体育特长生在专业学习上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人。
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念心怡是个勤学好问的学生。她学习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钻研,尤其喜欢深究问题背后的原委。凭借着学习上的这股子钻劲,她高分通过了专业相关课程。在大二下学期专业排名位列第二,获得一等奖学金;在大三上学期专业排名又跃升第一,获得特等奖学金;并且最终以专业综合排名第2名,国防优才计划排名第1名的成绩,获得了保研资格,选择了继续在南理工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立志为国家的交通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除此之外,在学习中注重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也是念心怡在专业学习上的不二法宝。比如,她会在每天下课后或者每学完一个章节之后做思维导图。凭借着思维导图整理出来的学习思路以及构建起来的知识框架,她对于各个知识点的了解与掌握做到了心中有数。作为年级辅导员,何蕾对她印象深刻,“念心怡是个做事认真,勤于思考的学生。不论是在训练中还是对待专业学习,她都能做到专注和专心。善钻研使巧劲成为了她学习上不断进步的关键。”
平时既要坚持训练又要专注于学习,念心怡是如何在这二者之间做到平衡的呢?她说,为了保持良好的体能和竞技状态,她每天都需要进行系统训练,不可避免会与学习产生冲突。尤其是进入大二以后,由于专业课程安排得比较饱满,一周有三四天需要全时段上课。为了不影响课程学习,她便利用中午和晚上下课以后的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训练。
对于像念心怡这样的体育特长生,她所在的自动化学院也在学习方面实施了“以强带弱”的结对帮扶措施。此外,专业老师也经常会与她交流沟通,帮助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些细致体贴的帮扶措施,坚定了念心怡学好专业课的信心。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些年,学校通过实行学分制,实施弹性学制、赴海外短期研修、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等多种模式,进一步打通特色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也正因为如此,像念心怡这样的特长生才能够在南理工这片沃土上化羽成蝶,振翅高飞。(宣传部 陈育凡 王艺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