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玉 通讯员 陈龙善)5月21日,记者从采油十厂了解到,采油十厂“3+1”机采提效示范区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该示范区累计实施各类技术措施1491井次,检泵率由19.6%降低到17.1%,系统效率由10.8%提高到11.6%,节约电费98.5万元,累计创效204万元。
朝阳沟油田面临着机采井体量大、能耗总量控制难、区块储层差异大、机采指标提升难度大、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为了推动机采系统的改造和升级,2022年初,采油十厂选定第一作业区朝5-朝5北区块建设了“3+1”(机采提效、井筒治理、机采数字化和技术标准化)机采提效示范区,围绕机采开发矛盾,在系统效率、检泵周期、数字化建设三个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攻关,闯出了朝阳沟油田高质量开发的新路子。
为建好示范区,该厂从单井生产情况、能耗变化情况等方面,进行大量基础资料收集和新技术论证试验,形成了一系列配套工艺技术和相应的精细管理模式。
在提升机采井系统效率方面,这个厂以耗电量和产液量为控制因素,将示范区内机采井划分为高效区、合理区、潜力区、低效区与待落实区五个挖潜类型进行治理。此外,该厂在精准变频调速配电箱、双速双功率电机等节能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抽油机智能平衡调整、永磁半直驱拖动装置等新技术试验。截至目前,示范区累计实施节能提效措施1500余井次,节电91.8万千瓦时,系统效率高于计划0.8%。
在延长机采井检泵周期方面,示范区针对偏磨、杆断、管漏及泵问题,对应优化配套全井扶正、油管打压等多项治理举措;在现场监督上把好作业关,通过推行三级监督体系、规范重点工序监督标准、制定专项监督单、重点工序留存影像资料等管理举措,实现了技术上有标准、监督上有痕迹,覆盖施工全过程。通过以上措施,试验区内机采井检泵周期达1263天,同比延长24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