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邯郸学院 - 《邯郸学院报》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磁韵千年:
磁州窑艺术作品展”首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23-05-01     浏览(108)     (0)

图为“磁韵千年:磁州窑艺术作品展”首展在中国美术馆合影留念。

本报讯 (美术与设计学院)时维四月,暮春之初。经过前期精心筹备,由邯郸学院主办的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磁韵千年:磁州窑艺术作品展”首展于4月15日上午十时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出席此次展览开幕式的有中国美术馆潘义奎副馆长、邯郸市人民政府张学军副市长、邯郸学院赵新生校长、邯郸学院党委常委王宪明副校长、北京画院郭宝君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邱春林所长、中国美术馆民间美术部王雪峰主任、邯郸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王合章书记、局长,邯郸市人民政府刘勇副秘书长、邯郸市峰峰矿区区委李春红副书记、邯郸市文旅局李松涛调研员、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国家艺术基金河北省项目办公室主任王晓丹、专家张彦斌,邯郸学院党政办王红升主任、邯郸学院科研处陈海俊处长,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来自北京的磁州窑文化研究专家,承担此次巡展活动的相关省份五所美术馆领导,来自邯郸的参展艺术家、磁州窑学者,组织本次展览的协办单位领导们,以及各位媒体的朋友。

邯郸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宪明主持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受中国美术馆吴为山馆长的委托,潘义奎副馆长进行了致辞。潘义奎副馆长首先向展览主办方邯郸学院表示热烈祝贺,重点对陶瓷在美术中的重要意义以及磁州窑艺术的特点、影响、贡献进行了阐述,并指出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磁州窑艺术作品展,是中国美术馆首次系统展示磁州窑的专题展览,是对其历史文化脉络的梳理,更是传统艺术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展示。参展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结合个体的生活感悟、艺术经验,选择形式各异的艺术语言,表达出磁州窑内在的精神,同时引发观众对磁州窑传统技艺的思考。最后,潘义奎副馆长希望此次展览可以成为大家了解磁州窑传统文化与磁州窑当代陶瓷艺术的重要契机。

作为主办方,邯郸学院校长赵新生进行了致辞,首先向参加开幕式各位嘉宾的到来和支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之后他向大家介绍了邯郸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特色,磁州窑文化艺术研究的成果,以及此次展览的主要构架和特点,并祝愿这次展览成为一个新的开始,为邯郸学院的地方文化研究注入强劲动力,为邯郸磁州窑的艺术传承开启新的华章。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邱春林进行了致辞。首先,他向大家讲述了此项目的文化推广价值,认为此次展览立体丰富地呈现了磁州窑的历史,把每个历史阶段中的精品力作呈现给观众,并指出磁州窑是别样的陶瓷文化,粗犷、质朴、温暖,最具人民性,最具乡土色彩,为丰富中国陶瓷文化做出了极大贡献。今天的磁州窑对历史文化符号与装饰手法进行现代主义创新,在创新创意方面仍保持着前沿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邯郸学院申报了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磁韵千年:磁州窑艺术作品展”并获批。该项目主旨是为继承和发扬磁州窑传统艺术,以创新的艺术作品形式,传播和推广磁州窑艺术。展览汇集了150余件艺术作品,以磁州窑制瓷工艺历史发展为主线,分为“致敬传统”“时代传承”“当代创新”“艺术创生”四个篇章,将磁州窑制瓷工艺的发展、成熟历程以及在当代的艺术创新进行分别呈现。展览中融入新媒体、新视角的呈现方式,以实物结合多媒体形式展示,体现磁州窑艺术向现代文化形态的延伸与拓展,为陶瓷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以全新的方式宣传磁州窑文化。

此次展览将于4月25日结束,之后将在扬州、南通、宁波、平顶山、邯郸五个城市进行巡展。展览期间,将举办磁州窑艺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为不断探索磁州窑艺术传播和推广方式,邯郸学院搭建多元化交流平台,开设磁州窑艺术微信公众号、磁韵千年抖音号,将磁州窑文化以网络形式进行传播,开展线上作品展,探索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形式,扩大磁州窑艺术推广交流的覆盖面和群众参与度,提高展览的辐射影响力,弘扬和传播磁州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