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飞逝,岁月流转。盼了许久的“五一”假期也如期而至,团圆的日子总是可贵的,天南地北的亲朋好友再度相聚,叙谈过去日子里的欢乐与辛酸。每逢此时,在我内心深处都会不禁泛起点点温馨的喜悦,数千年的历史与传统的熏陶,在每个华夏儿女的性格之中都形成了一份对于故土的眷恋。
我的家乡,在山东淄博的一个小县城里,在我眼里我的家乡就像一个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它曾经也辉煌过,创下了许许多多到现在也令我们骄傲的“功绩”,但是因为重工业起步,过度的能源消耗使我们崛起的很快,陨落的也很快。齐国故都、世界足球起源地的风光名片也难掩我们工业城市经济上的“失落”。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后,淄博也努力转型升级,但一直不温不火,甚至有人评论淄博“站在被边缘化的边缘上”。但其实无论在别人眼中如何,在每位淄博人眼中,这个我们从小生活的地方永远都是最好的,我们从来都知道它的好,它的价值,我们在等,等一个机会,向人们证明淄博不只有重工业。
随着春天的到来,我的家乡也终于迎来了“第二春”,淄博烧烤的爆火将这座沉寂许久的城市瞬间点燃,铺天盖地的热搜和评论瞬间将我的家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点开后,令我震惊的是竟然全是好评,就像一篇文章中写的“淄博就像老实的孩子突然被夸奖,恨不得拿出所有好吃好喝的来招待大家。”总想做的好点、再好点,为了捍卫这座城市的名声,为了我们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一开始我总觉得不可思议,可当我返乡走出淄博站的那一刻,我被震惊到了!巨大的人流,一路上发水发食物的志愿者,维系交通的交警和热情的吆喝声无不告诉着我这一切都是真的。我看到游客们脸上的笑容,那一刻我真心为我的家乡自豪。有人说,“进淄赶烤”,是一道联结缘分的桥,是一首彼此温暖的歌,是一幅双向奔赴的景。寻求突破与转型的期盼,唤起了全城一心的城市荣誉感和凝聚力,淄博万象一新,让我这个本地人也不禁想去逛一逛。我也跟风“进淄赶烤”,经典的小饼卷烤肉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美味,浇灌着每个品尝过它的人的味蕾,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热闹的烧烤摊上我听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声音,有我听得懂的,有我听不懂的,但在我脑海中他们又好像都在诉说着同一句话:“你好,淄博!”街上人来人往,不同的面孔带着相同的喜悦,烧烤带火了淄博锅饼、酥锅等各类特色美食,也带火了淄博陶瓷、琉璃、蚕丝织巾等一众良心产品,升华了淄博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周边城市以及山东兄弟城市在“五一”节假日期间火了一把。
看着家乡的“涅槃重生”,感受着家乡的蓬勃生机,我也重新认识了这座养育了我十几年的土地。岁月荏苒,我们在变,故乡也在变。不变的是一城人对这片热土的热爱以及作为淄博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它,也永远在那里等着我们,注视着我们,用它独特的方式呼唤远方的游子早日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