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春晖,山高海深。今年春夏时节,从微山湖畔的枣庄,到西湖岸边的浙江,再至珠江穿行的广东,滨医各个校友会接续成立,广大优秀校友如同粒粒珍珠,遍布祖国各地,闪着光、串成线,与母校心手相牵、血脉相连。
“母校之于校友,犹如春晖之于寸草。校友在哪里,母校就在哪里;校友走多远,母校就有多宽广。”在各地校友会成立现场,校领导带着大家倾情回眸:自1974年独立办学以来,四十载春秋弦歌不辍,十八万校友薪火相传。校友们凭借着扎实的基础、朴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执着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内辛勤耕耘、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取得了无数骄人业绩,为母校赢得了广泛赞誉,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堪称学校发展史上“宝贵的财富”。
今天,这笔“财富”该怎么用?记者认为,精准投放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尤为关键。
首先,优秀校友就是一部生动的榜样教材。校友与在校生有着相同的学源关系,他们成长于厮,蜕变于此,其处世之道和精神气质如出一源,都打着深深的滨医校风校训烙印。比如,远有毛宾尧教授团队转战校内外为残疾人康复孜孜以求,近有抗疫战场百余名校友不辱使命挺进前线,一代代滨医人秉持仁心妙术,传承家国情怀。对在校师生来说,校友的故事既是活化的“教科书”,也是身边的“精神谱”,读起来可亲、听起来可感、做起来可行,有助于激扬师生奋斗的风帆!
其次,优秀校友就是一座坚实的发展桥梁。放眼滨医校友圈,既有孟祥金、郑庆印、席思川这样的学术大家,也有韩芳、孟凡刚、郑厚峰等行业翘楚,还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宋现让、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刘学东等大批长期坚守基层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身份不同、岗位不同,却以同样的痴心反哺着母校学子的发展。校友徐荣祥创立的美宝集团与母校合作开办美宝国际班,矢志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创新人才;更多校友与学校共建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助学、奖优促进;及至每年升学就业季,各地校友或举荐指导或来校招聘,以不同的方式倾心为学弟学妹成才保驾护航,铺就未来。
第三,优秀校友就是一扇开放的教改视窗。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潘懋元教授说过,大学校友会的作用与意义,“最重要的是研究我们培养的人才是不是符合社会的需求,在社会上能不能起作用”。校友是学校和社会的“媒介”,他们既熟悉学校的教学特点和办学模式,清楚地了解母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和不足,又熟悉社会最新的职业动态和对人才的需求,能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第一手信息,使学校准确地把握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调整办学理念、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使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滨州医学院的校友会版图已渐次布局到齐鲁大地、北上广深和北美地区,今后还将迅速拓展。有理由相信,在搭建好情感平台、服务平台和交流平台的基础上,我们将会汇聚起更加丰厚的育人资源,滋养师生心灵、涵养师生品行、引领校园风尚,不断擦亮学校育人品牌,增强学子爱校荣校的使命感,让滨医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助力学校昂首阔步行进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