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安徽工程大学 - 《安徽工程大学报》

问题导向 服务产业学校持续推进专硕“四题”培养模式改革

2023-03-31     浏览(60)     (0)

学校积极创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探索“四题”工作机制、改革专硕创新能力评价标准等举措,突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加强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形成良好局面。

本报讯 学校积极落实教育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高层次应用型”要求,通过探索专业学位“四题”工作机制、改革专硕创新能力评价标准等举措,积极创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创新“四题”工作机制,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学校依托产教融合,以问题为导向,以联合培养的合作方式为载体,深入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四题”工作模式改革。“四题”即企业出题、学院审题、学生选题、联合解题。截至目前,我校12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学院共审核发布了224个企业课题,这些课题来自147家企业,研究生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实际地参与到企业研发过程中。其中,2021级机械专硕梁远情、2020级电子信息专硕王鹏、张志超和杨萍结合专业方向,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了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底盘一体化智能控制”研究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选题方向。截至目前,课题总体进展良好。

重构专硕毕业标准,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在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方面,重点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应用导向,引入行业企业应用型评价标准。学校制订了6个研究生教育改革文件,多元化设置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学术成果认定标准,明确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如有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计与新产品开发、成果转化证明、发明专利、案例比赛获奖等情况,相关成果均可作为申请学位的支撑。通过评价标准的调整进一步提高了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动力,实现了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的高度契合。

加强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以研究生教学案例开发、案例教学、案例库立项建设、案例大赛等模式为主要抓手来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案例教学建设。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学校推进专业硕士研究生案例库立项建设工作,主要用于支持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以点带面,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培养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专硕人才提供实践支持。我校《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等案例库获得安徽省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立项资助。“暖阳相随,伴你同行”残疾人照顾者压力缓解小组入选第二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百强案例。

“四题”培养模式是以企业出题,学校“揭榜”作为工作切入点,“学业导师+企业导师”互补并举指导“项目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真正实现了把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全过程——从论文选题、科研创新到企业工程实践整体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我校还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形成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更为聚焦、校企双导师指导更为有效、产教融合更为深入的良好局面。

(夏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