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广西医科大学 - 《广西医科大学》

“医”心向党育新人 党建赋能促发展
——广西医科大学持续推动党建与教书育人发展深度融合

2023-03-30     浏览(318)     (0)

广西医科大学五象校区PPP项目正式启动主体施工建设,建成后可容纳4000名学生,与附属医院、肿瘤医院融合为综合体。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心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易海欣捐献器官挽救5人生命的事迹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


2月27日,风和日丽。位于南宁市良庆区玉岭路东侧、凤凰路南侧,广西医科大学五象校区 PPP 项目正式开启主体施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 4000 人,将与相邻地块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肿瘤医院五象院区,融合为教学、科研、文化传承与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一体多元化的综合体。

党建铸魂,党员担纲。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以首批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校创建为契机,持续推动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系列关键指标接连突破,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将培育创建成果转变为持续培养人民健康守护者的实际举措,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党的建设 筑牢思想根基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党的科学理论是青春理想的指路明灯。”2022 年 11 月,广西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黄照权面向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主讲专题党课,勉励同学们要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自觉学思践悟党的科学理论,精勤求学、砥砺品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这是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学校党委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坚持依靠党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不断加强学校党建,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以推广“学习强国”平台为抓手,以“厚德大讲堂”“周末理论大讲堂”“校领导有约”等为依托,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广大师生及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锻造师生对党忠诚的政治自觉。

学校坚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始终把牢铸魂育人的主基调,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爱国主义教育、爱校教育等贯穿学子入学至毕业全过程中。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鲜艳的党旗在广西医科大学武鸣校区田径场大屏前亮起,一场别出心裁的“音乐思政课”点燃新学期。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学校面向千名新生开展“音乐思政课”等主题活动,用音乐讲述党史,用歌声礼赞党恩,每一位医大人在光影变幻中激荡理想信念,奏响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最强音。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学校第一时间组织教师、学生、医护人员、离退休职工等群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通过校领导宣讲、学校宣讲团讲座及邀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论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等作专题报告近 70 场次,引导广大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学校改革发展各项任务中。

◇夯实组织保障 主动服务大局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

“我们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力量提升为重点,将支部建设与病人救治、教学科研、健康扶贫、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揉’在一起抓,把支部建成‘党员之家、教师之家、传播急救知识之家’,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全科医学科党支部宁宗说。

学校党委以创建广西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为抓手,以系统实施头雁工程、领航工程、聚力工程、清风工程、先锋工程“五大工程”为载体,扎实推进“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动,不断以党员“微细胞”激活党组织“大肌体”,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疫情防控等第一线建起了一个个坚强战斗堡垒。

学校全面推进 4 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在校内选树并培育建设 2个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0 个样板党支部和 4 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带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学校先后在援沪、援百色、援北海、援琼等工作队建立临时党支部 14 个,确保党旗在抗疫前线高高飘扬。

2022 年 12 月,学校学生社区建设成果获评全国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风采展示活动优秀案例。学校通过构建党建矩阵,以学生社区建设为三全育人的载体与重要抓手,搭建多元育人平台,构建了“党建引领、文化浸润、实践淬炼、素质提升”的“四位一体”学生社区综合育人模式,将学业辅导、心理咨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社区“亲和力”与“情感性”的独特优势,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起来,暖”起来,厚”起来。

◇心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

2023 年 1 月,一名 23 岁女医学生捐献器官挽救 5 人生命的感人事迹在社会引发了强烈反响。这名医学生名字叫易海欣,是广西医科大学大四学生,她用最极致的奉献,践行了“治病救人”的医者誓言。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主任孙煦勇在采访中提到,“海欣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学生誓言里的初心和使命。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

在学校校园,“永远站立的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郭德林教授率先捐献遗体、奉献医学教育的事迹更是广为人知,瞻仰他的骨骼标本,已成为每一位医学新生的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