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立足院训“知行合一,以人育人”的教育理念,立足学生学业发展实际需求,把握师范生、文科生、艺术生成长规律,狠抓学风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维协同,“导师制”引航学风建设。
以“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逐步构建形成了“导学、治学、研学、求学、促学、督学”为主要路径的“六维协同”学风建设体系。“导学”为首,以思想教育引领良好学风。依托“师范生宣誓仪式暨师德教育第一课”、“院长一课”、“优良学风示范班评比”等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2021年学院入选江南大学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创建单位,并制定人文学院三全育人实施方案。“治学”为先,以良好教风浸润学风。发布《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为每一位本科生配备专业导师;持续12年评选“教书育人”年度人物,陈明选教授获评2021年“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研学”为基,以调研查摆赋能学风。定期面向学生开展座谈会及问卷调研,覆盖学生4000余人次。我院辅导员参编的省“十三五”重点教材建设立项2020年江苏省重点教材成功出版。“求学”为本,以知行践悟深化学风。依托行知班、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项目,行知班升学率超65%。学院升学出国率稳步提升,到22届达到29.6%,3年内提升4个百分点。在江苏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二等奖 1项。“促学”为主,以特色平台提升学风。打造人文特色品牌,累计开展活动 110余场;在微信公众号开设“览书归雅”专栏,每周推荐优秀书籍;开创“湖畔杏坛”为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提升平台,累计开展55场。“督学”为辅,以督察预警保证学风。日常开展学风督查,对课程、晚自习进行常规考勤,同时“致行”学习力培养辅导员工作室获学校专项支持。
朋辈互助,“小先生”领航优良学风。
“小先生”取自我国教育学家陶渊明先生的教育理念,学院结合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特征,打造朋辈交流互助体系,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实现“知行合一、以人育人”,营造优良学习氛围。以宿舍为单位,每1-2个宿舍配备一名高年级优秀学生作为新生朋辈导师“小先生”,小先生与新生建立信任关系,扮演陪伴新生成长和知心朋友的角色,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小先生周末课堂”面向学困生、民族生、新生等群体,每周末进行1-2次专题学业辅导,精准帮扶提高辅导效果。“小先生三笔字志愿者”进新生班级,利用晚自习进行书法指导,督促学生日常书法练习,提升师范生基本技能。首创教育师范类学生社团“小先生未来教师协会”,开展“三字一话”技能训练,培养教育教学应用型人才,助力师范生全面发展。《学做“大先生”:综合性大学提升师范生劳动素养的“小先生”实践》获批202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优秀实践项目。
学科导向,品牌建设助航育人实效。
结合学院结合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需求,打造人文学风特色系列品牌,包含:问道人文———人文师话、行知生涯咨询室;榜样人文———真人图书馆、小先生朋辈导师;尚行人文———行知调研团、未来教师训练营六个品牌活动。倾力打造师生互动平台“人文师话”,每周邀请1-2位专业老师参与活动,在原有基础上特设“书记院长特辑”,旨在创造更多、更有个性化的师生共话机会,累计开展25期。申报创建学校首个生涯咨询室“行知生涯咨询工作室”,打造校内“生涯导师团”、校外“生涯智囊团”、朋辈“生涯小先生”三位一体的咨询服务队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生涯咨询和支持服务,助力学生生涯发展与生活适应。“真人图书馆”邀请专任教师、名家学者或优秀校友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对话,以“真人书”的形式,注重现场、鲜活的“面对面对话”和交流互动,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加学生认知深度和广度。依托行知班成立“行知调研团”,对标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加强学生交流、研究、实践技能的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围绕培育未来教师的核心理念,结合师范生教育要求,打造“未来教师训练营 2.0”计划,通过“职引生涯—职面未来—职通梦想”具体教育路径,以家国情怀坚定“未来教师”职业信念,以责任担当强化“未来教师”职业素养,以知行合一提升“未来教师”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