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家奖学金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也是评审最规范、标准最严格的一项奖励。过去一学年里,我校学子勤奋好学,矢志笃行,挺膺担当,共有 16 人获得国家奖学金(下称“国奖”)荣誉。本报特开设“国奖风采”专题栏目,带领大家走近国奖获得者,了解他们在民院的奋斗故事,聆听他们的青春瑰梦,以典型说话,用榜样领航!
寻得春山仍要追风赶月
蒋权,男,汉族,中共党员,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 级学生。 曾任院科创部干事、班长、助理班主任等职务,曾获2021 年四川省大学生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大赛专业技术组三等奖、
甘孜州第 36 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首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优秀志愿者、学校优秀共青团员、理工学院第四届棋艺大赛象棋组一等奖等近 20项荣誉及奖励。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面对繁多的专业选择,蒋权感到不知所措,在朋友的建议下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因为大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刚进入大学的那段时间,他非常享受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上,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中游。 大一下学期,师姐邀请他组团参加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负责小程序的前端设计工作,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技术、用技术、交流技术,这段美好的时光激发了他对代码的热情,也在他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他要成为一名软件开发设计师!
“编程就像修房子一样,先要进行总体构思,从挖地基开始,扎扎实实完成每一道工序,确保没有 bug 存在,才能建成高楼大厦。”蒋权深知不牢靠的专业基础会给后续的学习和提升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实现梦想,他开始悄然改变,专业书籍啃了一遍又一遍,对不懂的问题反复钻研;课余时间不再窝在寝室,第五教学楼、大演播厅、图书馆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利用互联网自学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充实自己,丰富头脑。 慢慢地,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工作节奏,连续几学期获得专业奖学金,负责的校级大创项目也验收合格、顺利结项。 学习之外,蒋权还喜欢下象棋。 在他眼里,棋盘就像我们前行的道路,一步行一子,虽然走得慢,但从不后退,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为人亲和踏实,责任心强”“亦师亦友”“优秀又谦虚,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朋友眼中,蒋权是一个温柔且踏实的人。 担任助理班主任期间, 他陪着师弟师妹们一起上了将近一整个学期的早晚自习,督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时候,他也经常主动和师弟师妹交流,解答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疑惑和难题。 担任班长期间,一条条及时的消息提醒、一次次温馨的集体活动、一个个为彼此加油助威的美好瞬间……在尽职尽责且优秀包容的蒋权带领下,点点滴滴的感动融汇成温暖的港湾, 班级同学汇聚起了强大的向心力。
蒋权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获得国家奖学金,是学校和老师同学对我的肯定与鼓励。 路还很长, 我将把这份荣誉化作前行的澎湃动力, 为实现梦想不懈奋斗。 ”他希望师弟师妹们能珍惜在大学的时光,找到自己想做的并愿意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更加丰富。
一路向前,鲜花自会盛开
雷慧,女,藏族,中共预备党员,经济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20 级学生。 曾担任校学生会干事、院志愿队队长、班长等职位。 曾获第十四届“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三等奖,四川省首
届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实践项目赛道铜奖,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四川赛区选拔赛二等奖, 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 A 级证书等省校级奖项和荣誉 35 项。
“她的时间和精力好像永远都用不完”“无论什么时候看到她, 脸上都带着笑”……在朋友们的眼里,雷慧不仅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 更是专业和实践并重的全能型选手。 “非要说我有什么优秀的地方, 应该是遇到挫折时,我从未想过放弃。 ”对于雷慧来说,如果要给她收获的成绩做一个最生动的注解,那就是坚持到底。
大一刚进校时, 好长一段时间雷慧都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和大多数人一样,她也曾迷茫过,但是在其他人还懵懵懂懂、虚度时光的时候,她在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中调整好了状态,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专业知识生涩难懂,雷慧就认真做好笔记,充分利用好课后时间吃透、嚼烂知识点,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 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她连续 5 学期获得专业奖学金。 第一次参加专业竞赛,包括她在内的团队成员都没有过竞赛经验,但是在备赛过程中,雷慧和她的小伙伴们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在各自的领域各尽其能,发挥了“1+1>2”的效果,最终收获了省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这次参赛经历让雷慧充分感受到了竞赛的乐趣,她将从中汲取到的经验和教训应用到之后的每场比赛中,雷慧也从“竞赛小白”华丽转变为“竞赛达人”!
不光专注眼前的路,雷慧还喜欢停下来细嗅道旁的花。 她喜欢阅读,与书中的人物对话,在书山学海中畅游万千世界;她喜欢运动,打篮球、跑步、打乒乓球,享受在酣畅淋漓的运动中释放压力的过程;她喜欢志愿服务,认为这是一件很纯粹的事,享受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的那份快乐,两年半的时光,她的志愿服务时长达 277 个小时。
雷慧以欢喜心过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份浅藏的温柔,欣赏沿途遇到的每一场风景,却不曾停下过前进的步伐,她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只要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一路上鲜花自会盛开”。
身披月光,荒芜为诗
王蓓蓓,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级学生。 曾担任校学生记者团新闻采集部新闻报道中心副主任、校学生自律委员会干事、班级学习委员等职务,曾获 2022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 A 级证书、2022 年通江县图书馆社会实践优秀志愿者等 21 项荣誉及奖项。
初见王蓓蓓,只会觉得她是一个很文静的女生,个子小小的,看起来柔柔的,接触久了,就会发现她心里藏着一团火,也许你看不到燃烧的过程,但你肯定能感受到这份温暖和光亮。 “只要她想,就一定能做好! ”她的室友这样说。
大学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为民院学子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和
平台。刚入大学的王蓓蓓还比较胆怯,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 一次偶然, 她读到《保持饥渴》中的一句话:“风险不是我们将要采取的行动,而是世界在改变,而你却徒劳地维持现状。”于是她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敢于尝试,勇于挑战,走出舒适圈。刚好赶上 2022 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英语底子好的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背单词、记语法、刷真题,她拿出了高中时的学习劲头来对待这次比赛。 有志者事竟成,她顺利通过了初赛、复赛,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这次成功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在平时的学习中,王蓓蓓保持着绝对的认真与专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记忆方法让她能够更轻易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因此多次获得专业奖学金。 课后,她还积极参加征文类比赛,尝试使用不同的文风进行创作。 “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写’是我们的一项基本技能,只有自身本领过硬了,以后才能指导学生写作。 ”刚开始,她的文章结构层次不合理不清晰,句子也重复啰嗦,让她很受挫,但这也坚定了她坚持练笔的决心。 经过长期的创作练习,她行文时思维逻辑越来越顺畅,文笔有了很明显的提升,并在学校多项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心怀感恩,心有所信,方能行稳致远。 一路走来,王蓓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得到了专业老师和班级同学的鼓励、帮助和支持,她常常想做点什么来回馈。 大二时,她主动竞选并担任了班级学习委员,与老师对接课程学习相关事宜,努力改善课堂气氛,关注同学们在学习上的难点,督促大家学习……事儿不大,却需要高度的细心与耐心,这个过程磨炼出了她愈加沉稳的意志和品格,也让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用天道酬勤这个词来形容王蓓蓓,是十分贴切的。 在过去三年多的学习生活中,王蓓蓓一直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勤恳地耕耘着自己的大学生活,她深知只有勤于学习,敏于求知,增长自己的才干,才能学有所成。 向月亮出发,即使不能到达,也要站在群星之中,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
(文/学生记者 符 雷 廖睿怡 阿呷布金莫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