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赋能“产教研”打造校企深度融合样板

————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扎实推进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

2023-05-06     浏览(322)     (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公布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名单,潍坊学院申报的“磁悬浮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获批立项。

能够从数百所高校中脱颖而出,成功获批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是学校多年来坚持产教融合,致力培养切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战略成果的体现,同时也标志着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工作实现历史性新突破。

聚力为学 厚积薄发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省市共建,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不断深化综合评价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潍柴、歌尔、天瑞重工等龙头企业合作对接,共建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

2021年11月,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正式成立。区别于已有的潍柴产业学院、歌尔科技产业学院,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的建设可谓是从零开始,且没有先例可供参考。历经一年的建设期,学院的组织架构基本成型,师资配备从0到1,再到现如今的14人,相关专业方向的人才团队也已成功组建并日趋壮大。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融合工作,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经过历时半年的线上考察、专家会评等多轮竞争性遴选,最终在500多所高校中脱颖而出,成功获批立项。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院长宋广景说,“虽然过程很艰难,但好在最后的结果令人振奋。”

磁悬浮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依托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联合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和大技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搭建“1+3+1”专精特新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载体,探索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学校优化产教融合体系、增强服务磁悬浮高端动力装备产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供全方位支撑。

共建共享 争做一流

与传统的产教研融合不同的是,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多主体开放合作,全面构建产、研、学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共同体。

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院长宋广景介绍说,“我们把产业中出现的问题放入实验室中研究,第一时间解决与优化问题,然后再把这类问题放到课堂教学中,作为课堂案例来剖析。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够高效为企业解决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也更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产业学院的基础功能定位就是人才培养。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以育人为本,致力于打造培养符合“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协同育人体系。目前,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已获批招生,将设立通识教育、专业基础等课程,办出自己的特色,以小分组为单位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学院融合创新,与天瑞重工深度合作,共建集科、教、习、业、服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形成可推广的创新模式。

“作为第一批的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力争上游,构建出富有特色的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模式,为之后的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一个参考。”学校教务处处长侯金奎说。

精准对接 推动就业

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依托学校优势特色资源,为企业与学校深化合作搭建融科研教学、实践实训、创业就业、社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产业人才培养载体,利用企业在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探索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降低企业科研育才成本,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培育复合型技能人才。

在与天瑞重工的合作中,学院人才培养工作锚定的两个主要目标,即为企业提供磁悬浮动力装备产业链上的现场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同时提供新磁悬浮动力装备研发的高端人才。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也能够满足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

同时,学校通过推动产业学院教育资源为全社会共享,依托产业学院丰富的师资、完备的设施和高端的智库力量,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并利用大数据联网,整合求职者的需求与岗位的要求,更加高效便捷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今后,学校将加快完善构建高质量产业学院,形成可复制、能推广、见实效的示范性人才培养体系,培育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全国范围内产业学院的建立与发展提供借鉴。(陈思慧 何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