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 城市书屋、演艺广场、乒乓球、街头篮球、停车场等多类型功能场地;西侧功能区则主要保留并翻新了原有的门球场,重新规划整合停车场,结合微地形设计简洁的斜面花池,营造城市道路行驶观赏的立面风貌;同时,东西两区均配备了更衣室、卫生间等服务设施。
1 滑板场
低线公园引入滑板场是希望桥下的空间可以重获新生,焕发活力,吸引年轻的人群,也是赋予公园更为多元化的功能。位于东区的滑板场占地为 1046 ㎡,场地中包含斜面抛台、弧面抛台、U 池、栏杆等区域,是一处标准专业、适合滑板爱好者娱乐比赛的场地。
2 综合球场
组合球场的布置响应广大群众的需求,基于桥下原使用人群的意见上,贯彻便民利民的宗旨,重组设计了约 1160 ㎡的综合球场,其中包涵了笼式足球场、以及羽毛球场、柔力球场,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场地利用率,满足更多市民的使用需求。
3 24H 城市书屋
希望为市民提供一种崭新的知识共享、互动阅读的人文空间,设计师在桥下布置一处城市书屋,引入中国领先的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打造 24H 城市有声书屋。喜马拉雅城市书屋通过“科技 + 文化”的方式,以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提供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验,引领城市生活新风尚。书屋的设计以简约外立面形式弱化建筑主题,强化施工功能,仅有约90 ㎡的书屋内五脏俱全:书柜、休闲吧台、朗读亭、读书角等满足阅读听说的功能使用,休憩座椅也可以作为运动后的一处休憩空间。四面通透的落地玻璃窗可以清晰的观看到书屋的各处细节,白色的造型顶以及构造柱都渲染出一处安静惬意的阅读空间。
4 演艺广场
演艺广场的设计初衷也是为了满足原桥下空间吹拉弹唱群众的功能需求。广场通过下沉式的休憩平台进行围合,漫步式的人文艺术空间,占地约 607 ㎡,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社交活动的可能。舞台以彩色玻璃砖和趵突泉艺术喷涂作为背景,流光溢彩。在演绎音乐过程中带来更多的艺术感受。
5 乒乓球、街头篮球场
乒乓球与街头篮球共有597㎡的使用空间,其中乒乓球设置了六处球台,街头篮球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