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引导学生考研?如何指导学生报考?除了参加全国统一考研外是否还有其它途径选择继续深造?如何让学生更加信服?用数据说话,不仅能让学生理性复习,精准报考,取得更高“上岸”成功率,而且能够让辅导员的考研指导更具说服力,更容易被学生接受采纳。
该不该引导学生考研
对于该不该引导学生考研,说法不一。但各高校考研或深造的数据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考研(深造)是包括双一流高校在内的很多高校毕业生极其重要的选择方式。经统计,国内越是顶尖高校,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包括国内升学率和出国深造率)越高。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深造率为90.2%,清华大学本科深造率为79.6%,上海科技大学深造率为78.95%……通过汇总分析130余所大学(大部分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深造数据发现,本科生平均深造率为44.78%,42所高校深造率超过50%。中国科学院大学近4年本科深造率均超过90%,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所高校近4年的本科深造率均超过70%。这些数据让我们清楚看到,引导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在当前一段时间内既符合主流发展趋势,也契合学生毕业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引导有深造意愿的学生积极备考,并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精准指导考研。
如何引导学生考研
生科学院近几年平均考研报考率超过90%,2020级有考研意愿的学生超过95%,考研氛围浓厚。但每年总有一部分学生,即使研成绩不错,依然会面临无学可上的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志愿报考不得当。生科学院2022届毕业生中考研成绩超过国家线的比例为56%,而实际录取率为52.57%,有15名学生无法“上岸”。在总结原因时,发现一些学生有名校情结,非某些985高校不上,但往往忽视自身复习进度与效果、报考学校报录比、招生人数等因素,导致最终失败。可见,让学生清楚知道报考学校、专业基本情况以及近年学院毕业生考研录取数据,对学生报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生物学(0710)2023年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院校有248所,招收生物与医药(0860)专业硕士研究生院校有160所;生科学院近3年考研学生报考院校有哪些,主要集中在哪几所院校,300分以下到国家线的这部分考生,报考哪些院校更容易被录取,每年全国各高校接受调剂数量情况;调剂成功学生考了多少分,调剂去了哪些学校……这些数据的分析与呈现,对于下一级学生报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指导性。
掌握正确的报考流程及目标院校的相关数据,也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录取成功率。“考研完整流程=明确专业+院校级别+地理位置+类别+备考科目+报考数据”,其中报考数据主要指招生人数、推免人数、报考人数、实际录取人数、报录比、复试线、复试比例、复试成绩计算方法等。让学生清楚报考院校的具体数据,能更加科学合理引导学生填报志愿,有效提高被录取机率。作为就业指导老师,掌握这些数据既是上课的必要条件,也能精准指导、帮助学生,提升整体深造率,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拓宽学生深造途径
考研成绩不理想或未能调剂成功,只能选择“二次考研”,还是有其它出路?近些年,除了主流的国内考研和出国深造外,还出现了很多小众途径,而这些途径往往不被学生所了解。一是国内部分院校支持申请制,可以不用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用考研初试成绩(即使没有达到国家线或者没被录取)直接申请即可,如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我国目前有10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分别是西交利物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这些院校采用自主招生方式,免试入学,从报名到后期拿毕业证都无需参加全国联考,只需参加院校自主考试即可,毕业后会获得国外的硕士学位,在国内进行认证之后,等同于国内的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二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些高校,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近20所院校均可采用申请制,这些院校只对大学期间成绩和外语水平有所要求,而且学费要比出国深造低很多。三是国内个别高校,如西湖大学也有少量名额可以直接申请读研。生科学院2020届毕业生李玉聪就直接通过申请,成为西湖大学一名直博研究生。
除了各高校考研相关数据外,学生在校期间成绩、考研成绩、甚至高考成绩等各项数据都可以作为我们指导学生的依据。数据本身不会说话,但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可以让我们的考研指导更直接、更科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