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国际顶级心血管期刊 J Am Coll Cardiol(IF 27.2)发表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教授团队题为“Identification of High-Risk Coronary Lesions by 3-Vessel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的文章,于波教授和代建南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姜森青、房超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于波教授团队历时六年研究和临床随访,首次实现冠脉病变“全覆盖”OCT扫描,并对随访临床事件进行“一对一”回溯。结果证实薄纤维帽脂质斑块和最小管腔面积是未来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最薄纤维帽厚度、最大脂质角度和最小管腔面积的临床界值分别为66.7μm、225.7°和3.54mm2。当病变同时存在上述高危特征时,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15.50倍。研究在OCT精准诠释病理的基础上确立了高危斑块特征、厘清了临床界值,奠定OCT在识别高危病变和AMI风险分层中的指导地位,为临床有的放矢地进行早期药物或介入干预提供了影像学标准。
(田 为 曹 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