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

坚持立德树人,完善育人体系,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学生处/学工部/人武部    
2023-04-05     浏览(151)     (0)




  编者按:凝心聚力谋发展,坚定信心再起航。为迎接中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现开设“踔厉奋发的五年”专栏,全方位回顾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现过去五年来的有益探索和重要发展成就,进一步总结经验、谋划未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
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学生处/学工部/人武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围绕新时期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弘扬南航思政工作优良传统,着力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不断健全“精准育人”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启航、领航、续航、护航、远航“五航工程”,持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构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启航:甄选与南航精神共鸣的学生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的源头工作,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至关重要。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招生工作以 “甄选与南航精神共鸣的高素质有志青年”为目标,不断巩固和扩大生源优势,为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助力“双一流”建设提供“源头活水”。
  学校顺应、联动国家高考综合改革和学校“十四五”规划发展思路,一省一策制定各省份招生选拔策略,面对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挑战,科学合理编制分省计划和专业组设置,做好招生专业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推进实施招生工作学院负责制,构建了一支以“教师为主、机关为辅、校友家长多元并存”的招生宣传队伍,截止2022年招生老师总数突破500人,专业教师超过200人。持续扩大招生宣传力度,打造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及新华社江苏分社、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融合校内外多种平台的新媒体矩阵。仅2022年度,推出各类型内容近500条,总浏览量超过130万。
  五年来,我校生源质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整体生源质量稳居江苏第三,工信部第五,原“211”
  高校顶尖水平。在投放招生计划的31个省份中,我校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超省控线50分以上的省份始终保持在30个左右,录取平均分在绝大多数省份超过省控线70分以上。
  领航:塑造传承红色基因的学生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细致开展学生动态调研,在精准了解教育对象的前提下整合思政工作平台,在“群星计划”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精准育人”工作机制,先后立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建设项目5项,立项数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学校紧抓教育契机、创新工作形式,推动思政教育深入人心,厚植广大学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落实“规定动作”中打造党建品牌,高标准高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引导学生不断将自身之“小我”融入祖国之“大我”。开展“学生支部党课展评”“党旗在实践中闪光”,创建学生党员示范岗、示范区、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们用行动向党和祖国告白。
  学校制定 《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修订了贴近学生工作实际的职称晋升成果要求和《职员聘任管理办法》,进一步调动了辅导员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启明工程”,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确保全覆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效性,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提升精准度,辅导员职业能力持续提升。五年来,1人获评“全国高校十佳标兵辅导员”、4人获评“江苏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最美辅导员”、4人在江苏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奖,1人获评 “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
  续航:培养自律勤学上进的学生学校打造以“飞天的梦想从这里起航”开学典礼、“我骄傲,我是南航人”毕业典礼、“榜样”学生表彰大会等为代表的学风育人品牌;搭建校学业与发展支持中心平台,成立同心圆少数民族学生学业与发展支持中心,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精准辅导,涵养优良学风,涌现了以“向日葵女孩”陈玉秀和“满分学扎”周长宇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
  新上线的“智慧学工”信息系统,全面对接学校大数据中心、课堂考勤/宿舍考勤系统等各类数据,实现了学生管理服务的流程优化和模式升级,有效提高学生管理服务效能。成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校园观察团、学生公寓自管会等学生组织,创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服务”线上微信平台,目前微信粉丝量超过51000人,在校本科生覆盖率超99%,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氛围日益浓郁。
  学校深挖行业文化和国防特色,将 “航空报国”精神融入军事训练和课程教学。建好国防协会、大学生退役士兵事务部、国旗班三支队伍,依托知识讲座、形势报告会、国防知识竞赛和军事演练等形式,开展经常性国防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将大学生入伍宣传动员贯穿于学生素质能力提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各环节,建立服役大学生跟踪服务机制,为其在专业学习和优抚政策落实等方面及时提供帮助。五年来,学校共有93名同学成功入伍,涌现了“江苏省最美大学生”路明威等一批国防先进典型,学校获评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护航:涵养阳光健康快乐的学生学校努力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资助育人工作循环,及时精准、全方位、全过程地为学生排忧解难,给予同学们暖心帮扶和精神激励。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构建集“保障性、激励性、引导性、强能性”为一体的资助体系;面向受灾和受疫情影响的学生及时开展 “一助一导一倡议”。升级“绿色通道”、设置奖助学金50余项,开展评优评奖公开答辩周、“校长有约”“榜样·对话”等系列活动强化榜样育人。开展 “寒冬五送”、打造“励志暖心月”爱心能量早餐,推出“党史中的学生资助”“传统佳节暖心活动”“勤助文化季”“诚信感恩”等常态化资助育人活动,塑造学生优秀品格。学校屡获全国和江苏省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相关做法多次得到《人民日报》《中国学生资助》报道,工作简报获工信部领导圈阅,多名优秀学生获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苏省最美大学生”等荣誉。
  学校坚持育心、育德与育才相结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原则、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五年来,建成天目湖校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新聘专职心理教师5名、兼职心理咨询师12名,确保每个学院配备心理辅导员、每个班级配备班级心理委员,构建覆盖研究生导师、后勤管理、班级心理委员等群体的培训体系,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工作本领不断提升。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甄别问题学生,实施有效的危机干预。围绕“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主题,打造“3.20心理健康教育周”“5.25心理健康教育月”“9.20新生心理成长月”等心理健康教育品牌,不断提升学生调控情绪、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远航:输送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学生从“一体两翼”到“一体两翼三航四域”,推进构建更高质量的就业市场格局是南航就业工作始终不变的追求。学校坚持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优先、重点、持续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深入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持续开展 “国防企业面对面”“名企有约”活动,选派辅导员赴国防军工单位挂职,拓展国防主体市场,筑牢行业就业阵地。每年进校招聘用人单位近4000家,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2017年以来,国防科技工业人才输送量由1490人增长至1775人,位居全国高校前列,五年合计向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输送近万名优秀毕业生。
  高质量、精准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是帮助学生从容应对职业选择和就业竞争的重要举措。学校持续完善“职通未来”大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营,打造“企明星大讲堂”“凤回巢校友说”等育人平台,推进“生涯导师计划”,针对就业难点问题开展点对点帮扶指导,南航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建设求职、签约和派遣的“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打造智慧就业面试厅和共享面试间;推出“就业小剧场”“毕业生职场说”等线上就业专栏,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就业服务,其中新媒体作品“就业小剧场”荣获2022年江苏省高校师生网络文化和网络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学校获评“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全国高校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3人当选教育部首批大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普惠式创业指导与精准化精英孵育相结合的创业辅导体系,是学校让创业指导“落地见效”的硬招实招。五年来,学校年均举办30余场“创就未来”创客成长营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氛围,2017年以来共指导服务项目百余个、落地注册企业36家,创业园区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等资质荣誉,1名学生获评全国“2020-2021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2名学生入选“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