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拂面,天朗气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七次党代会全体参会党代表齐聚一堂,有一位90岁高龄、65年党龄的党代表格外引人注意。他,就是本次党代会最年长党代表、离休党支部书记彭永令老师,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追寻彭老记忆深处的南航印迹。
“对外开放给南航带来生机和活力”
1952年夏天,学校初创时期,彭永令老师跟随苏联专家从沈阳111厂调到南航从事翻译工作,开启了与南航的一世情缘。正当初创者们在一片废墟上艰苦创业时,他成为外国专家与老师们之间的桥梁;正当老师们面对一堆俄文资料没有头绪时,他当起了老师们“即查即问”的“活字典”;正当学者们为首批出国申请事宜而忙碌时,他用专业和热忱助力学者们顺利地走出国门……1984年,他从科研处调任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恰逢高正老师赴美进修,与美国直升机学会建立了联系。他和同事们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契机,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在南航举办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于是,他借出访美国之机,邀请、对接、组织……忙得不分昼夜。首次组织,没有经验是最大的困难,他拿着本子到处请教。会议日程、会议资料、场地布置、专家对接……这些都在他心中反复琢磨着,他紧张得睡不着觉。终于,在他和同事们的精心筹备之下,一场空前的学术盛宴如约而至。
历时一年,梦想照进现实!航空顶尖院校、世界7大直升机公司和主要研究机构齐聚南航,6个国家的100余位直升机领域的中外专家在荟萃楼开启了国内首场直升机国际学术交流会———“直升机技术理论基础国际讨论会”。与会专家们说:“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反映了当时直升机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
从此,外事工作 “一发不可收拾”。第一次联合培养研究生、第一次出国讲学、第一次合作研究……每一件都是他心中的大事。他将所思所想都记录下来,《对外学术交流空前活跃》《对外开放给南航带来生机和活力》先后在《南航报》刊登,他说:“作为一所高等院校,必须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扩大国际间的学术交往,推动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和学术地位……一代代南航人在推进南航国际化办学的发展道路上步伐愈发坚定。
“今日之南航,正是第一代南航人心目中所期盼的南航!”
在彭老师及首批南航建设者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的模样。他说:“经历过南航的初建,再看看今天的南航,更能体会到其中辉煌的份量。”建校70年之际,他写下了“今日之南航,正是第一代南航人心目中所期盼的南航!”
65年党龄的彭老见证了学校10余次党代会,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1963年第六次党代会,在这次会上,学校首次提出“为把我院建设成为第一流的学校而向前迈进”,时至今日,他回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南航人秉持“团结俭朴,矢志一流”的创业精神,实现了一次又一次跨越,“相信经过这次党代会,南航的共产党员和南航的全体师生员工,都会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更多、更重要的贡献!”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桃李满园,弦歌不辍。一代代南航人栉风沐雨,唱响航空航天的赞歌,实现了老一辈南航人心中的“南航梦”。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让我们为以航空航天教育为终身事业的彭永令老师点赞! (出品:航晓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