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作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红    
2023-04-19     浏览(91)     (0)

  2012年的春天,我博士毕业,在农大最美的时节加入了教师队伍。第一次邂逅“登高必自”景观石,方知农大的校训即为“登高必自”。意思是远行一定从近的地方起步,登高一定从低的地方开始。作为一名山农教师,从此我就把“登高必自”作为躬耕课堂座右铭,在课堂上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一晃十年,书写了我与学生一幕幕温馨而又有成就感的课堂故事。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012年6月,我正式入职山东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应用物理系。因为正式授课需要等到9月份,面对要教授的课程心情既紧张又期待。虽然讲授的内容均为大学期间学过的,但是经过时间的洪流,一些细枝末节已逐渐模糊。而《普通物理学》这门课程逻辑性与理论性都较强,还需要用到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以及矢量运算等相关知识。为了保证上课质量,整个暑假里,我开始研读教材制作课件。暑假期间,无法听其他教师的课,我就下载一些名校教授的优质讲课视频来学习。结合教材讲授内容,一点一点地制作课件。除了理论课,还需要准备《大学物理实验》的实验教学。为了能够应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针对每个实验项目反复操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向老教师请教。在大家的支持帮助下,暑假前我完成了实验项目的教学准备工作。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新学期伊始我的各项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开学后,为向老教师学习,在上课时间不冲突的时候,我采用了先听后讲、课后讨论、经验总结等各种学习形式,促进了我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

  2020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我开始线上直播教学。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结合直播教学特点,我重新修改了所有课件,增加了新的互动内容。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穿插了部分新的动画和视频资料。每节课的备课过程中又重新凝练讲课语言,在保证逻辑性的同时增加趣味性。由于准备充分,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了学校教学督导组的高度评价。在新学期伊始的期末考试中,学生们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在课程建设中,我积极参加一流课程建设,录制了申报教学视频。在团队成员的努力下,2020年,《大学物理学》被评为山东省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录制二维码数字教学资源50多个,包括课件视频、思政案例、实验视频等等。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中,我不断提升着自己的教学水平。近三年,我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物理科技创新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物理竞赛等比赛,学生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学生通过竞赛获奖有了成就感、获得感,学习劲头更大了,专业思想更牢了。

  

二、观物以取理,侍理而傲物


  《普通物理学》这门课程在很多学生眼中是一门相当难的课程。难在哪里呢?难在听得懂,但是不会迁移。做了大学老师后,随着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的积累,我发现部分同学在理论知识迁移方面遇到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大学物理的学习需要学生达到“观物以取理 侍理而傲物”的境界。“观物取理”对学生来讲是理论知识的获得,“侍理傲物”则是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结论和定理,那么相关应用物理模型稍有变化就容易出错。因此,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对学生掌握大学物理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我上课面向的学生基本都是大一的新生,为了让学生能够及时转变学习方法,高效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在每一次绪论课上,我会穿插介绍大学物理的学习方法。而在第一篇力学知识点的授课过程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与高中所学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适用条件,完成理论到实践的顺利迁移,掌握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使学生在学习初期就能获得成就感,打消物理难学的顾虑。

  对于学生来讲,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老师来讲,则需要掌握适合课堂授课的教学方法。许多物理知识从理论角度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讲授过程中尽量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或具体化。因此,讲课过程中我会尽量在已有条件基础上引入实物模型。例如在讲解角动量守恒时,我会将角动量守恒转台带到课堂上,请学生亲自演示角动量守恒现象,这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解偏振光光强的变化规律时,我将两个光学镜头的偏振片带到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消光现象,使学生亲眼感受偏振光的神奇,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此外,我还会将自身相关科研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授稳恒磁场一章中的磁介质内容时,需要涉及铁磁性材料的磁化机制与磁滞回线的内容,而其中的磁畴以及铁磁性材料磁矩的进动现象对学生来讲是十分抽象的。我借助微磁模拟可以得到微观尺度下磁矩的空间分布以及在外场作用下磁矩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然后再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对铁磁性材料的磁矩演化过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学生的思想是活跃的,教学相长,我在授课过程中也收获了一些新的科研思路与灵感。

  

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初上讲台的时候,每次遇到学生课后问问题,心中都忐忑万分,担心临场解答的思路是否清晰,慢慢地我发现学生问问题对师生而言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学生掌握了知识点,老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学情,更好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在初期学生提问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只是针对学生问的题目给出解答,在后期遇到类似的物理模型时还是容易出错,这说明在解答的过程中,学生没掌握的知识点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后来我变换了解答方式,将理查德·费曼提出的“以教为学”的学习方式运用到我和学生间交流问题的过程中来。理查德·费曼(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提出的“以教为学”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如果真正掌握了一个复杂深奥的知识,就可以用直白浅显的语言将该知识讲清楚。

  当学生再问问题时,我会让学生把自己的分析过程写下来给我。通过学生的分析过程,我可以精准地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指出需要进一步理解的知识点并反馈给学生。学生通过反馈意见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不理解的地方再与我交流沟通,直至问题解决。对于这样的过程有时需要老师与学生反复沟通,貌似费时费力。可是对于学生来讲,这个过程不但可以真正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有效迁移,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当学生开心地说:“老师,我懂了”,我心底的成就感不亚于学生。大学教学不只教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要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要完成这样的培养目标,高校教师不仅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需注重学生德行的培养。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教育方针,线上线下对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为此,我和团队制作了近20个课程思政案例供学生学习,反响很好。在课堂讲授静电场为有源场的知识点时,结合静电场的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切入了饮水思源,共产党人不忘初心,自身的奋斗和努力是成功的源泉;在讲授通过增加孔径提升光学仪器的分辨率时,通过引入“天眼”的设计建造过程,使学生了解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大作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介绍南仁东的事迹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想把学生培养成德行兼备的人,自己首先应成为德行兼备的人。

  时光荏苒,十年磨剑。岁月悄悄带走了青春,却也留下了智慧沉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犹记得初进校园时对自己的工作愿景: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展望未来,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做好教学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师素养,为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中一名优秀教师而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