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农业大学 - 《山东农大报》

恪守学术之诚 坐热“冷板凳”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旭    
2023-04-19     浏览(65)     (0)

  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和基本原则。不信不立,不诚不行,对于学术而言,诚信更是必要条件。学术诚信是科学精神的基底,是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失掉诚信,学术的“冷板凳”将成为“苦板凳”,学术的发展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使人迷失在科研的原野,难以攀上科研的高峰。

  要想坐热“冷板凳”,诚信是首要条件,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坐热“冷板凳”要的是克服急功近利思想,要的是对学术的诚实守信。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调试千方、遍尝百药,潜心研究发明青蒿素,甘坐“冷板凳”的同时从未将诚信抛之脑后,而是以学术之诚作为科学之基,终获诺贝尔奖殊荣,填补历史空白,解决人类健康难题。与之相反,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任职的皮耶罗·安韦萨,声称在心脏中发现了能够再生心肌的干细胞,开创心肌细胞再生的新领域,看似是“人类福音”的重大发现,然而皮耶罗·安韦萨在“冷板凳”上将学术诚信抛之九霄云外,失去学术良知,被发现有31篇论文涉嫌造假,随着这一消息震惊全球学术界,他也从曾经的声名鹊起到现今身败名裂。因而,只有恪守学术之诚,才能将“冷板凳”坐得住、坐得稳、坐得热,才能练就过硬本领,勇攀科学高峰。
  信者,人之道也,所谓人言为信;诚者,天之道也,所谓人言必诚。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内容。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两句古文:“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深刻阐释了诚信的重要性,为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学术有道,诚信为德,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是基本素养。我们要牢记学术诚信、重于泰山,树立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在“冷板凳”上坚守本业,潜心学问,心怀对学术的敬畏之情、诚信之意,自觉抵制浮夸急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等不良行为,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研究生。
  从坐住“冷板凳”到坐稳“冷板凳”,再到坐热“冷板凳”,其间永不能丢弃诚信,应将其作为宝贵财富藏之于心,时时躬身自省,守学术之诚,清失德之源,担起时代重任,将诚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冷板凳”上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结出累累硕果。